林志玲的三次跨越:拐弯处有更美的风景

   曾几何时,林志玲在我们的印象中,只是一个“台湾第一美女”的头衔,只是一口稍嫌做作的娃娃音,再无其他。

   在电影《决战刹马镇》中,林志玲毅然转型,扮演了一个彪悍、泼辣的丑女。许多观众因为林志玲进了电影院,出来之后纳闷:哪个是林志玲啊?颠覆性的出演、自毁形象的扮丑,终于让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专业人士见识了林志玲的演技,她成功摆脱了“花瓶”这个称呼,向“实力派女演员”的方向进发。

   对于自己扮丑的勇气,林志玲是这么说的:人是天底下最不愿意冒险的动物。担心如果冒险,会连自己拥有的这些都失去。我当时也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转型不成功,也许连这个“花瓶”的名头都保不住。但是我很好奇那个未知的自己、未知的结果,我愿意去试一试,哪怕不成功,我也不后悔,当然后来的结果证明我赢了。其实回顾我走过的路,从事业到爱情,无一不印证着一句话:别害怕拐弯。拐弯处,有更美的风景。

  

  ★第一次拐弯:

  从梦想的美术馆到畏惧的娱乐圈

   也许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美女大多是金玉其外表里不一,但林志玲是个例外。她很小的年纪就出国读书,英文流利,精通日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拿到了西方美术史和经济学的双学士学位。回台湾之后,她最初的理想是能够在美术馆谋一份职位,想像着自己每天上班,都能够穿梭于艺术大师们的作品之间,接受着艺术的滋养和熏陶,将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关在外面。她渴望的是始终能置身于“象牙塔”,过着宁静、充实而单纯的日子。

   事与愿违,她去台湾各个美术馆求职,但都因为“不具研究生学位”而屡遭拒绝,这是她万万没想到的。没办法,她只能着手准备报考研究生。这时,她得知华冈艺校正在招聘舞蹈老师,她从小习舞,这么多年从未间断,她想如果能去当老师,就可以养活自己,而且考虑到学校的环境很对自己的胃口,就前去应聘,最终顺利获得了这份工作。或许真是应了“天生丽质难自弃”这句诗吧,在华冈没多久,有一次在给学生上课时,有个陌生男子站在教室的窗外看了她很久很久,一堂课结束之后,陌生男子找到林志玲,问她:“你有没有兴趣当模特?你这么好的身材,又有舞蹈的底子,不做模特太可惜了!”林志玲想也没想就拒绝了,她的第一个念头是:模特?做模特哪还有时间温习功课啊?我还要参加研究生考试呢!

   可是那个星探锲而不舍,几乎天天来华冈游说林志玲,最终达成协议:林志玲去做模特,但是一旦她通过研究生考试,那么合约就自动终止。模特这个工作对于林志玲来说没有难度,高挑的身材、舞蹈的底子、学识赋予她的温文尔雅的气质,她很快就对这个工作驾轻就熟。接下来,她就被广告商们发现,接受香港一家美容集团的邀请为其拍摄电视广告。她完美得几乎无可挑剔的身材和美貌在互联网上引起讨论和疑问,公众的焦点在于:她是不是整容了?这些讨论和疑问迅速提高了林志玲的知名度。但对于自己的迅速走红她却感到胆怯和厌倦,她想:天哪,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那些日子她惟一能做的就是抓紧一切业余时间来复习功课,希望自己能尽快通过研究生考试。

   但命运对她的历练才刚刚开始。不久之后,台湾一家周刊报道明星陪富商吃饭的价码,林志玲不仅赫然在列,而且胜过许多知名女星,被排在首位。一时间舆论哗然。面对这一则毫无根据的不实报道,林志玲的第一反应就是躲起来,她想:这个圈子不是我能呆的地方,我赶紧走吧。可是现实已经不允许她退却,经纪人告诉她:这时候如果你躲起来等于就是默认了!没有人能体会那些日子林志玲受过怎样的煎熬,一个原本只想待在“象牙塔”里安静过日子的女生,却被污泥浊水浇了个透!多年以后林志玲在回忆这段日子时说:当事情坏到一定地步的时候,你就会勇敢起来,因为你知道,懦弱和逃避只能使情况更糟!她第一时间站出来,驳斥不实报道,同时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她要靠实力说话,要让公众知道:她并不是一个仅仅靠美貌来捞一笔就走的投机者,她别无选择。

   在这个过程里,她渐渐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份工作,而且,这份工作给予了她以往任何时候都不曾有过的自信——无论是走在T台上,还是在摄像机的镜头前,她都能准确地把自己领会到的美以最妥帖的方式传达给别人。这几乎是一种天赋,她也不得不承认,也许这份工作比美术馆的工作更适合自己。命运给予她的一系列挫折:求职失利、被疑整容以及陪富商吃饭的不实传闻,似乎只是为了指引她,在原定的路上拐一个弯,来到这里,这个更适合她更能发挥她能量的地方!直到此时,林志玲才在心里,彻底和自己的“美术馆之梦”告别,虽然有一些怅然,但更多的是肯定和庆幸。她相信,选择这条路,没有错。

  

  ★第二次拐弯:

  从柔美“小乔”到泼辣“老板娘”

   2007年,名导吴宇森拍摄电影《赤壁》,他看中林志玲美丽的外表和温柔的气质,邀请她出演周瑜的妻子“小乔”。当时的林志玲也正想拓宽自己的事业领域,尝试更多的角色,而且像这样集结了梁朝伟、周润发、赵薇等众多一线影星的演员阵容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她欣然接受了邀请。

   这次尝试以惨败而告终,影片上映之后,林志玲成了众矢之的。她的演技、她的“娃娃音”,她的台词,都被嘲笑,甚至有网友将电影中她的镜头专门剪辑出来,经过一番恶搞后放到网上,取名为:气活“小乔”。初登荧屏就遭此打击,身边的亲人和朋友都为林志玲不值:隔行如隔山,做模特已经做到顶级了,何苦要去演艺界做一个新人?但林志玲没有后悔:正是因为做到顶级了,没有挑战性了,才想要去做其他的事情。她说:“大家看我的外表似乎很柔弱,但我其实是个很坚强的人,越是逆境,我越是觉得有挑战的乐趣。”正是在一片嘲讽声中,林志玲坚定了要做演员的决心。

   很快,一个有发挥空间又极具挑战性的角色找到了她,电影《决战刹马镇》里勇敢泼辣的酒吧老板娘“春娘”。林志玲一看剧本,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个“春娘”,说一口土得掉渣的河北保定话,一笑露出一嘴大黄牙,顶着一头鸡窝样的乱糟糟的短发,经常扯着个嗓子骂人骂得狗血喷头,动辄拿把菜刀追得男人满大街乱跑,这哪里有一点点“志玲妹妹”的影子啊?她犹豫了。她的犹豫不是没有道理:一直以来,她留给公众的,是一个美丽优雅有着甜美嗓音的女人形象,公众也是因此而喜欢她,如果转型不成功,她不但没有在演艺界打开局面,反而会破坏自己一直以来的美好形象,岂不是得不偿失?身边的人也没一个支持她,都说:“你现在已经够好的了,应该稳扎稳打,不需要再像个新人一样,冒险寻求突破。”这些道理,林志玲都懂得,她感叹:“有时候,人获得的东西越多,自由度就会越小。因为你不想失去那些好不容易才获得的东西,你想永远拥有它们,于是这些东西就成了你的束缚,你走到哪里都得背着它们。”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