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吧父亲!华裔博士儿找到了你的“情人”

  在华裔青年李翰的记忆里,他有一个世界上最令人失望的父亲:放着美国的优越生活和美满的家庭不要,总想回故乡厦门,和那个只相处了三个月的情人朱小银在一起。而朱小银,半老徐娘,只有高中学历,丧夫丧子……为了她,父亲晚年执意回国,和她相守,直到突发脑溢血身亡。更过分的是,父亲弥留之际在留给他的信里,还恳请他照顾朱小银的晚年。

  25岁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李翰,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直到读完了父亲生前给他留的一封长信,他才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父亲的“情人”,替他完成遗愿……

  悲闻父亲离世,这未竟的父子情缘

  2012年8月29日深夜,正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的李翰,被母亲韩琦急召回洛杉矶的家,母亲含泪对他说:“你爸爸去世了,脑溢血……我帮你买好了机票,明天就回国……”李翰的脑子顿时一片空白,爸爸才52岁,最后的3年,他们父子仅见过3次面……

  李翰1988年出生于美国洛杉矶,那年,父亲李岩林28岁,母亲韩琦26岁。李岩林原本是厦门一所大学的社会学讲师,到美国后进入一家科技公司当工程师,母亲成为一名房产经纪人,一家人在美国的生活逐渐稳定下来。

  13岁那年,李翰无意间发现父母分居了。随后,父亲辞职,一边在一个公益性人类学团体里任顾问,一边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博士,平时住在学校。2005年,李翰被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录取。一家三口分居三地,平时一个月也见不到一次面。

  2009年冬,李岩林突发轻度中风,在医院里住了半个多月。此时李翰已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硕士。李岩林出院后,辞去了所有的职务,坚决地对妻儿说想回厦门养病。韩琦一开始坚决不同意,她私下告诉了儿子一个秘密:在李翰13岁那年,他在厦门的奶奶去世,李岩林回国奔丧,认识了一个叫朱小银的女人,回来后李岩林就一直想离婚,而那个朱小银,只是一个茶楼的服务员……

  李翰很愤怒,他觉得妈妈还年轻,才47岁,离开了爸爸,反而有更好的生活……很快,李岩林和韩琦办理了离婚手续,李岩林启程回国。

  3年的时间里,李岩林再也没有回美国。期间李翰回国四次,只跟父亲见了三次面……直到他有了女友,母亲也再婚后,才渐渐不再恨父亲……

  2012年8月31日凌晨,李翰和母亲抵达厦门,在医院的太平间里,李翰见到了父亲的遗体,旁边有位女士一直在抽泣,她就是朱小银。

  李翰对这个女人恨之入骨,这样一个卑微的女人怎么有资格抢走父亲?他几次回国看望父亲,都没有发现这个女人的踪迹,大概是她知趣地回避了。听一个亲戚说,这3年来,朱小银一直和父亲在一起,但两人并没结婚。李翰拒绝朱小银参加父亲的遗体告别仪式,她将一串钥匙交给他后就消失了。

  葬礼结束后,李翰回到了父亲的别墅。整理遗物时,发现父亲的卧室里有一只上了锁的大箱子,他用钥匙打开了箱子。

  在箱子的小隔层里,李翰发现一个信封,上书“爱儿李翰亲启”,展开,内容很长,落款日期是2012年6月11日。

  “翰儿:爸爸虽和你远隔重洋,但没有一天不在想你。这些年来,爸爸没有陪在你身边,是因为你已长大成人。这些年,我在故乡过着自己的生活,你一定很不理解。我想给你讲讲我和朱小银之间的事,以前之所以一直没告诉你,是因为我担心你不能足够理解大人之间的事。现在,我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了……我对自己的儿子,已经没什么秘密需要隐瞒了,是时候让你明白父母之间的事了……

  一封书信揭开当年情,父亲的真爱在故乡

  李岩林出生于厦门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卢敏之是厦门某音乐学校的钢琴教师。李岩林的父亲过世很早。晚年,卢敏之倾尽积蓄,购置了一幢旧别墅,取名“海角之家”。2001年5月3日,独居的卢敏之突发心肌梗塞身亡,李岩林独自回国奔丧。

  李岩林办完母亲的丧事后,来到母亲的家,此时的他被一股强烈的抑郁情绪笼罩。他在沙发上不吃不喝,昏天黑地地睡了两天两夜,直到敲门声将他惊醒……

  “翰儿,你知道那时我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回国的吗?你母亲做房产经纪一直得心应手,几年后她的收入就超过了我。我觉得我们的生活有足够保障了,就想到加州大学去攻读博士,以后依然教书。但你母亲不同意,说在美国当大学老师收入也绝不会比现在多……真正让我们的关系破裂的,是你母亲和她的健身教练有了亲密关系,就在我回国前……翰儿,今天跟你说这些,只是在说已经过去了的你的父辈之间的事,你母亲无论做什么,都不应该减损她在你心中的形象,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然而,从那之后我们分居了,我提出离婚,她不同意……早在我回国前,我已经有了抑郁倾向,在公司里主动要求调任了一个没有升职空间的轻闲职位,正因如此,你奶奶去世,我才得以被批准四个月的假……”

  站在门外的是朱小银,她说自己是李岩林母亲生前的“钟点工”,想来悼念一下。闲聊中,李岩林说打算卖掉房子。朱小银说:“现在房子里积满灰尘,我可以义务帮你把这里整理一下,这样房子能卖得更贵点。”李岩林同意了。留下朱小银整理屋子,李岩林继续上楼睡觉,几小时后,他感觉有人在拍他,睁开眼,发现是朱小银。朱小银大大咧咧地说:“我给你做了一顿午饭,你再不吃就会饿死了。”

  李岩林一下楼,就闻到浓郁的香味。餐桌上已摆了两菜一汤,李岩林的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这是他从小最喜欢吃的母亲做的菜,可朱小银怎么知道?李岩林大快朵颐时,朱小银说,卢老师常常跟我们说起你……李岩林问朱小银是否愿意每天给他做一顿饭,酬劳随便她开。朱小银同意了。

  那些天,虽然李岩林饥渴多年的胃得到了极大的抚慰,但他的抑郁症却越来越严重,十几天后,由于长期失眠,朱小银准备的可口饭菜也唤不起他的食欲了。他常常坐在海边发呆,看着悠悠的海水,总有想跳下去的冲动……朱小银被李岩林的样子吓坏了。

  一天午饭后,朱小银没有走,她找来一个垫子,让李岩林赤膊俯卧在花园里的阳光下,然后弄来许多热毛巾,一条条摊开敷在李岩林背上,倒上精油,给李岩林按摩肩颈和足部穴位……

  “……我在美国尝试过多家收费昂贵的专业按摩,一点用都没有,但朱小银为我忙碌一下午后,我竟然躺在垫子上睡着了。当晚,我一个多月以来第一次有了三个小时的睡眠。第二天朱小银给我带来了一些治失眠的中药材。我很感激她,恳请她再帮我按摩几次,并说会按美国的标准给她付费,朱小银说不要报酬。她告诉我,母亲在时,家里常常宾来客往,琴音缭绕,母亲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叫朱小银来做帮手。她们是在朱小银工作的茶馆里认识的。朱小银得到的报酬是,母亲每次亲自为她弹奏一个小时钢琴,两人根本不是雇佣关系,而是忘年交。朱小银的父亲是一个老中医,从小她就跟父亲学会了识草药和认穴位……”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