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盛行的当下,很多高校为了校园安全,禁止快递员进入学校。因此,大学生只能到学校门口领取包裹。你有没有想到这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呢?
四川外国语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就抓住了这个俗称快递“最后一公里”的商机,成立了高校“微快递”工作室,帮助学生寄送快递,每个月盈利两万多元,带动20多个大学生勤工俭学,开拓了一条创业路。
意外,快递过时不候中发现商机
今年25岁的仇志伟是重庆市人,2008年考入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就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2年7月本科毕业后,因成绩优异,他被保送就读本校研究生。
早在大二期间,仇志伟就加入了学校的勤工俭学小组。他给中学生做过家教,还在街头派发过商家的宣传单,不但锻炼了自己的社会经验,还赚了一些生活费,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可是,做家教、派传单都是勤工俭学小组安排的,在仇志伟的心里,一直思考着自己创业,力求有所突破。
2012年年底的一天,正在上课的仇志伟突然收到一条短信:你有一个快递包裹,请立即到校门口取件。仇志伟知道,这是自己前几天在网上订购的电脑内存卡到了。他立即回信息:请稍等,我下课后即来。
没想到那个快递员回复:我只等5分钟,否则只能第二天再送了。下课后,当仇志伟气喘吁吁地一路小跑赶到学校门口,由于超过了5分钟,那个快递员早没了踪影。
这还不够郁闷的,让仇志伟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他正在上课,那个快递员又发来了短信要他立即去取件,过时不候。可想而知,仇志伟这一次又没能取到自己的包裹。
到了第三天,快递员的短信就很不耐烦了:如果你再不来取件,我们将作为无人接收退件处理。这一次,仇志伟及时赶了过去,虽然拿到了自己的包裹,但一肚子怒火的他忍不住和快递员吵了一架。仇志伟认为快递员的服务态度不好,快递员称自己不可能等太长时间,还有很多快件要送。
仇志伟明白,问题出在学校的一纸禁令。过去,快递员可以进入校园,直接送到教室或者宿舍楼下,学生取件十分方便。不久前,学校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快递员进入校园。这可就苦了学生们,每次快件到了都必须到校门口去领取。从教室或宿舍走到校门口,有足足一公里的路程呢。
仇志伟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同学们听,同学们也纷纷附和:“我的快递领了好几次,才领到,真气人!”“我忍不住和快递员吵了一架,发誓以后再也不用他们的快递了。”“我的更气人,居然被退回去了,白白浪费了我大半个月的时间……”
原来,不单是自己受了“快递员的气”,其实好多同学都遭遇过领取快递的尴尬。忽然间,仇志伟想到:如果能解决这个难题,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创业商机?
2013年年初,为了验证项目的可行性,仇志伟开始走访重庆十几所高校。通过大量问卷调查和访谈,他发现重庆的高校学生网购交易量庞大,但投递管理极不规范,学生们对快递公司的服务普遍不太满意。
有需求,就有市场。成立一个校园快递,从快递公司那里承接快递,然后送到学生手中,赚快递公司的分成,免费服务学生,这应该行得通。仇志伟把想法告诉同宿舍的同学,征求他们的意见,有同学很快提出异议:人家快递公司一手交货,一手签收,凭什么将邮件交给第三方,然后又多付钱给第三方呢?
仇志伟觉得同学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将自己的困惑告诉了辅导员老师。老师对他的这个想法十分支持,并解答了他的疑惑:快递公司为了争取时间,增加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肯定愿意支付一定的报酬给第三方。老师还建议仇志伟将这个项目写成创业计划,争取获得学校助学创业项目的支持,这样和快递公司合作就“师出有名”了。
有了老师的鼓励,仇志伟信心大增,立即开始起草创业计划。2013年1月底,仇志伟命名为“微快递”的项目通过了学校助学创业项目审核,获得立项。就这样,仇志伟的“微快递”项目正式启动了。
郁闷,经验不足失误赔了1000元
引发创业灵感的那次快递服务来自申通快递公司,仇志伟决定就从申通下手,敲开合作的大门。
2013年2月3日,仇志伟去申通快递公司重庆分公司拜访。没想到,初次拜访,就碰了一鼻子灰。负责人一听说他是大学生,就连忙说没时间讨论这个话题,一边接着电话,一边走出办公室,再没回来,将仇志伟晾在了那里。等候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员工告诉他经理已经下班了,仇志伟才无可奈何地离开了。
仇志伟当然不会轻易放弃。一个星期后,2013年2月10日,仇志伟第二次上门拜访,将申通重庆分公司的经理堵在了办公室里。这一次,经理接过了仇志伟递来的项目方案书,他随手翻了一下,就放进了抽屉里,说看过之后再答复,接着把仇志伟送出了门。
随后,仇志伟给那名经理打过几次电话,对方都说还在考虑之中。当仇志伟提出上门拜访,对方又总是说没时间。看得出,对方是在敷衍。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对方对这个合作项目不感兴趣呢?仇志伟陷入了思考:对方是不是看我是个学生,缺少社会经验,觉得我提出的合作不靠谱?
怎么办呢?仇志伟再一次想到了辅导员老师。于是,他请求老师帮忙。
2013年3月6日,辅导员老师带着仇志伟去拜访申通快递重庆分公司,没想到,申通的经理听了老师的分析,立刻对项目合作有了兴趣,同意和仇志伟签订合作协议。签协议时,仇志伟问对方为什么愿意和他合作,申通重庆分公司经理道出了他们的心声:自从大学校门不给快递员进入后,快递员在校门口等候学生,耽误了不少时间,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顾客的投诉也越来越多,这样下去势必会影响公司的形象。对于这个难题,申通也一直在谋求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之前仇志伟单枪匹马前来洽谈合作,其实申通的经理并不是没有合作兴趣,之所以一拖再拖就是在考验仇志伟的“恒心”。
哭笑不得之后,是喜笑颜开,仇志伟开心不已。
从当月起,四川外国语大学的申通快递送件服务就全部交由仇志伟的“微快递”了。每天,申通的快递员将快递送到学校门口,仇志伟和他的伙伴们全部带进校园,再一个个打电话通知学生们来自己的宿舍领取。
这样的合作挺轻松,申通的快递员放下包裹就走,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而学生们可以下课后甚至晚上再来领取,极为方便自由,并且仇志伟他们又从中获得了提成,这可是一个三赢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