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作于巴黎的中国人在街头碰见一个陌生人。陌生人手里拿着本书,很犹豫的样子。中国人问他需不需要帮助,他说:“是的,请你告诉我某某饭店所在的方向。”他们就此攀谈起来。
陌生人是个美国游客,刚刚抵达巴黎。中国人热心地说:“那你为何不先去参观埃菲尔铁塔呢?好找得很。”游客说:“铁塔我在影视上见过无数次了,没什么好看的。”然后他举起手中的那本书说:“这里介绍了一家饭店,里面提供一种非常好的面包,我最感兴趣了。”
还有一个在纽约工作的中国人,他看过一个美国同事去中国旅行的影集,数百张照片拍摄了田野、山峦、街道、猪、牛……唯独没有拍摄者自己的身影。中国人很奇怪:“你真的去过中国吗?”美国同事更奇怪:“这不就是我在中国拍的照片吗?”
以上两则小趣闻是我在跟随旅行社外出观光时听来的。最近我又听北京的一位朋友说,他们学校有个德国留学生,专习汉语。起初,同学们以为他怀有什么伟大目的,但后来熟悉了才知道:他是为了在中国旅游时能够与当地百姓交谈。
每年我都要随旅行团外出几次,对同胞们的快节奏旅游深有体会——一窝蜂地拍照,一窝蜂地如厕,一窝蜂地就餐。而这几个老外迥然不同的行为方式令我感觉可爱:他们似乎更懂得旅游的闲情雅致,懂得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个性化的行囊,要的是旅游的实质,而不是站在标志物下的疲惫的身影。
选自《学习博览》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