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历一年中,从立春至大寒共有24个节气。古往今来,我国以节气为题材的对联不少,有的很精彩。这里选录数副,聊供诸君赏析。
相传明代有一位学台,在浙江天台山游览时,夜宿山中茅屋。次日晨起,见茅屋上片片白霜,心有所感随口吟出一上联:
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小雪;
联中嵌有3个节气,一气呵成,毫无痕迹,一时成为绝对。直至近代,才由浙江的赵恭沛先生对出下联:
今朝惊蛰,春分时雨到清明。
此下联一样3个节气,对得十分工整。
明代江南有一位知府,一次到郊外游玩,恰逢一农夫扶犁杖在道旁出一上联求对:
一犁耕破路边土,今日芒种;
那位知府沉思片刻,便对出了下联:
双手捧住炉中火,明朝大寒。
此上下联巧妙地将节气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表达得一清二楚。
原明朝大臣、后降清的洪承畴,在谷雨那天与人下棋时曾对过一副对联:
一局妙棋今日几乎忘谷雨;
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
上联是洪承畴所出,下联为同弈者所对。下联一语双关,深藏洪承畴失义辱节,令人不齿。
另有这样一副节气联甚为奇妙:
霜降如小雪;
春分不大寒。
这副只有10个字的对联,却包涵了4个节气。上联中的两个节气用一个“如”字相连接,就变成了“联中有景”,让人欣赏到一幅秋冬时节的“霜晨图”。下联中的“不”字用得极为得体,与后面“大寒”联读,把春分时节乍暖还寒的气候特点准确而又生动地描绘出来了。
还有一副文学性与科学性兼备的节气联:
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
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阴阳无差无错。
上联不仅指出了春分和秋分这两个节气所在的月份,而且把这两个节气的时间特点讲得清清楚楚,即春分和秋分的昼夜相平。下联则换了另一个角度,指出了农历闰年的规律性,其科学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笔者手头还有一则陈毅巧对节气联的趣事。1943年,《大公报》登载了一上联,征求下联。其上联为:
霜降降霜,谁怜孀妇双脚冷;
陈毅看到后,经过一番思考,便对出了下联:
谷雨雨谷,我惜姑娘孤身寒。
这副有趣的节气联,出句甚妙,对句也天衣无缝。陈毅先用节气“谷雨”对“霜降”,再回文“雨谷”对“降霜”,最后以“孤身寒”对“双脚冷”,而且以“谷”、“姑”、“孤”3个同音字对“霜”、“孀”、“双”3个同音字,滴水不漏,令人叫绝。
(编辑子洛)
(作者:王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