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地铁、火车,这些平时常用的交通工具看似没什么新鲜,可是,你想到过吗?从你上车选座位那一刻开始,就会被心理学家窥探到一些潜在的性格特征了。而接下来在车厢内的一举一动更是无形中向大家展示了你的某些个性。
第一排总是没人坐
意大利非语言交流学家马克•帕克利对人们在车厢中的行为做了多年研究,他认为,人们上了空的公交车后,一般都不会选定第一排座位———这排位子通常到了车厢快满时才有人坐。
对此,某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师说,这种选择是人类特有的安全感造成的。当你选了第一排座位时,坐在背后的人会让你感到一种潜在的威胁,因为你看不见他们在你背后做什么;而如果你坐在了车厢的中后部,看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后脑勺,就会觉得塌实。
人们会找“顺眼”的人同坐
这种无时无刻的自我保护意识还体现在:人们通常愿意找一个看上去“顺眼”的人同坐。英国心理学家休斯敦和布尔做的一项研究发现,身体有缺陷的人旁边的座位总是空的。咨询师说,人在陌生环境中,自我防御意识会更强。这个时候,衣着整齐、长得好看的人就容易被人接受。
同时,心理学家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人坐在别人刚刚坐过、尚有余温的座位会很不自在,因为这种“余热”被视为一种污染,有些人甚至会站起来,等座位凉了再坐。
健谈的人容易入睡
咨询师认为,那些看书、看报,不与别人搭讪的人通常自我防御意识较强,并且更多地关注自身。他们中的一些人有着“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信条,而读书看报的行为也是在向周围的人传达一种信息:“别理我,让我安静点儿。”但同时,他们也有可能在保持沉默的同时揣摩着周围的人。
而那些一上车就找个人聊天,没几分钟就把私房话全抖搂出来的人大都属于多血质。他们开朗、喜欢广交朋友,但也比较敏感,易激动。当然,与周围的人混熟还有一个特殊的好处———可以让自己尽快入睡,因为从心理上来说,他们比别人有了更多的安全感。
把腿伸长的人比较自我
车厢里的空间原本就是有限的,大部分人都会担心自己的行为影响到他人,而这些“不招人待见”的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就习惯了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对此,咨询师提醒,在车厢这样一个封闭又相对狭小的环境中,还是应该体谅一下周围的人,比如打电话的声音要轻些,腿也不要伸得过长。
最常见的选座位顺序
在面对面的两排空座位前,第一个人通常会选择靠窗并与车开动方向一致的位置;
第二个人则选择与第一个人对角的位置,也就是离他最远的座位,这就是保持安全距离原则,即不对面原则;
第三个人则选择与前两个人不对面并与车开动方向一致的位置,这样可以更舒服,腿也能伸开,而且还能避免面对面产生的对抗感;
第四个人就没那么幸运了,他通常只能选择与第一个人相对而坐;
剩下的两个位置,外侧的、与车开动方向一致的位置通常会先被选走;
最后一个人只能坐在另一侧中间的位置。
这个顺序就是心理学家们认为最舒适的方法。
(欣悦摘自《青年科学•解密读本》2010年第5期图/陈明贵)
(作者:交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