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生心疼

  他叫原学军,是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郑静峡是他的妻子,武汉体育学院资深中医,2007年春天查出中晚期胃癌;原野是他和郑静峡的儿子,天津大学研究生,2007年春天因抑郁症在武汉家中自缢身亡。

  独子自尽后,为不影响患癌症住院治疗的妻子,3年来,他捂住濒临破碎的心,坚持每周用亡儿的手机发短信,抚慰患绝症的妻子,直到爱妻带着“儿子很有出息”的美梦去了天国!

  

   噩耗,惊天噩耗

  2007年春天,不幸接踵而来。

  2月,时年54岁的郑静峡被医院确诊身患中晚期胃癌。医生告诉原学军:“病人癌细胞已经扩散,必须尽快实施手术治疗。”原学军禁不住泪流满面。

  当时,儿子原野26岁,是天津大学一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但因毕业论文不顺,求职受挫,加上妈妈身患重病,原本性格内向的原野愈发沉默,终日在家一言不发,偶尔外出,也很少与人交流。

  一边是患病住院的妻子,一边是工作没有着落、情绪低落的儿子,原学军无奈之下,只能放下其他,全心照顾妻子,帮妻子洗澡以及洗衣、买菜、做饭,他将以前从没沾手的家务全都承包下来了。

  忙于照料妻子的原学军忽略了儿子,原野此时其实已患上了重度抑郁症。

  3月26日,原学军中午回家,看到儿子正在给住院的母亲熬排骨汤;当天下午下班后,原学军将排骨汤送到医院,傍晚时分再推开家门时,儿子却已自缢在客厅的吊扇上!

  撕心裂肺的场面!原学军做梦也不相信眼前的悲剧。他发疯般一路奔跑着,将儿子抱着闯进医院时,一切都太迟了!

  

   谎言,白色谎言

  儿子是妻子最大的精神寄托和支柱。如果重病中的妻子知道了儿子的死讯,会是怎样的后果?原学军不敢设想。

  原学军强忍悲痛,处理了儿子的后事,将骨灰盒暂存在武昌殡仪馆。心如刀绞的原学军思量再三,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对妻子隐瞒儿子的噩耗。

  随后几天,他逐家登门向知晓此事的亲戚朋友打招呼,嘱托他们要严守秘密。

  原学军把悲痛深埋心底,照例每天给妻子送饭。一天,郑静峡突然问他:“前几天儿子还经常来,这些天他在家忙什么呢?”

  原学军一怔,马上强作笑颜:“儿子接到学校通知,昨晚回天津了,他现在忙于毕业和求职,临走之前他还嘱咐我好好照顾你呢,说一找到工作就回来看你!还说要给你买礼物呢!”

  这些话,原学军在家里练习了无数遍,说出来语气轻松,天衣无缝。妻子一点也没生疑,反而叮嘱原学军:“儿子现在处在关键时期,过几天,你给他打个电话,就说我病好多了,叫他不要担心我,等儿子找到工作后,我们一家人要好好聚聚!”

  看着妻子充满期待的眼神,原学军心里不禁一阵慌乱。还有几个月,孩子找工作的事就见分晓,如何让儿子能与他妈妈保持正常“联络”呢?

  

  代亡儿发出短信

  一天,静峡在病榻上突然问:“儿子回天津多长时间了?”“两个多星期吧。”

  “这孩子也真是的。这么长时间,既没电话,又没短信。我给他发短信也不回,再忙回个短信也行啊!”

  “可能是找工作不顺,没心情吧,说不定再等几天,他就会主动给你打电话的。”原学军安慰妻子。

  “那不行,我现在就给儿子打电话!”说完,静峡就拨儿子的手机,但电话关机了。

  “儿子怎么老关机啊,是不是换了手机啊?再不回话,你得去天津看看去!”

  当晚,原学军从医院回到家里,立刻从抽屉里翻出手机充电。原学军在处理儿子后事时,将儿子在天津使用的手机一直放在那里。电池充电后,手机里一下子蹦出30多条信息,妻子发给儿子的信息就多达12条。看着妻子发给儿子的一条比一条焦急的短信,原学军的泪水夺眶而出。

  多年来,原学军夫妇对儿子管教严格。尽管家庭条件不错,但总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能发信息说清楚的事情,就尽量不要打电话。

  这天晚上,原学军以儿子的名义,向妻子发出了第一条短信:“妈妈,儿子在天津很好,前段时间手机坏了,现在才修好,目前我正在抓紧做论文,你好好养病,不要担心我,等我找到工作后,再回来看你!”

  3分钟后,母亲给儿子回复:“前段时间,妈妈没有你的消息很着急,现在看到你的消息,妈妈很开心,有空时常给妈妈发短信,妈妈和爸爸都很想你!”

  妻子的回复,让原学军找到了将保密进行到底的灵感。

  从此,原学军每天用亡儿的手机,向妻子编织着谎言。

  

  儿子上班了,转正了,加工资了

  妻子出院回家了,怕露出马脚,原学军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儿子的手机,上班、出差时,必随身携带;返家后,调成无声状态,置于最隐蔽处,并随时删除每一条收发的短信。

  对诚实忠厚的原学军,妻子无比信赖,从未起疑。7月的一天,他托天津的亲戚将儿子的电脑等物品从学校打包寄回,谎称儿子毕业了,并通报了一个“喜讯”:“儿子在天津商业大学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原学军还根据高校的生活,四季的变化,精心构思了一条条的短信。让郑静峡对儿子的近况了如指掌:儿子上班了,转正了,加工资了,准备攻读博士了,恋爱了,又失恋了……

  那天,原学军正在上班,儿子的手机忽然响个不停,他从包里翻出手机——哦,妻子实在无法抑制对儿子的思念,于是,不停地拨打儿子的手机。看着不停震动的电话,原学军却不敢接听。妻子连续拨了十几次……

  终于,等到手机安静下来了,原学军马上回了个短信:“妈妈,儿子在上班,不方便接你的电话,我这里一切都很好,就是工作太忙,有什么事就发信息联系吧!”

  2008年,儿子走后第一个春节,原学军用手机给妻子编造了一个理由:“妈妈,在大学里,没有博士文凭很难晋升教授,我马上要复习备考博士,就不回家了,你和爸爸要多保重身体!”

  郑静峡回复:“妈妈理解你,你也要多保重身体。”

  

  儿子读博了,恋爱了,要出国了

  郑静峡对短信内容信以为真。一位多年好友知道她孩子的事,在她生病期间,好友前来看望。两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说到兴起,郑静峡开心地说:“我也没想到儿子这么争气,不仅考上了博士,而且马上要出国……”郑静峡兴冲冲地说着,没注意到好友朝着电视屏幕的脸上,早已是满脸的泪水。

  此后,好友再也不敢面对郑静峡,只敢在电话中问候。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