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97年6月7日,吉林富商于文斗家里,得了一个丫头。于文斗请算命先生为新生的女儿合生辰八字,算命先生微微一笑:“恭喜于老爷,您家千金的命是凤命,贵不可言哪!”于文斗吃了一惊:“此话当真?”“千真万确,她是富贵相,一生锦衣玉食,嫁入高门,只是中年或许有疾,晚年……”任凭于文斗心急如焚,算命先生却不肯再透露半个字,匆匆而去。
1911年,私塾先生张超文带其去大草原游玩。这一年,于凤至才十四岁。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隐藏在草海里的无数花儿随风荡漾,自然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张老先生以此次野游为题布置了作业。未多时,于凤至交上了一首《国门东》:“日暖风清,塞外景明,古城西绿草伴红花。苍茫大草原,野果流汁,莺啭蛙鸣。先生弟子相伴,踏晨露,扑晓风……”张老先生看到后,对于文斗夫妇说:“凤至这孩子天赋过人,再过两年,我也无所可教,应该让她去学校深造。”
开明的于文斗征求凤至的意见,她娇蛮道:“汉之文姬,宋之清照,怕是男儿也比不上呢!”她为自己另取一名翔舟,意为会飞的兰舟,后来,以此名考上奉天女子师范学校。
于凤至说:“哪怕今后嫁了人,做了母亲,我也还是于凤至,这个事实没有什么可以改变。为什么不趁着未嫁的时光好好为自己做一些事情?”
“为自己”,于凤至为自己的生命立下最深刻的定义。
2
一天,于凤至看见学校看门的老头儿一边念念有词,一边挥舞扫把,样子十分有趣。她就一直跟在老头儿后面,和他漫无边际地闲聊。
打扫完卫生,老头儿坐下来就着咸菜啃馒头,吃得津津有味。于凤至觉着老头儿活得特别真实可爱,回到家里,就跟厨房的人说:“我想吃馒头就咸菜。”厨房的人听后,个个目瞪口呆,母亲也笑骂她身在福中不知福。所有人都以为她只是一时好奇,等真尝到了肯定会吃不下。没想到,于凤至竟一口气吃完了馒头和咸菜,还吃得津津有味。无意中,于凤至对自己完成了一次真正的“富养”——享受得了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差的。
一日放学,她让司机和佣人先回家去,说自己要走着回家。司机劝不住她,赶紧跑回家告诉于文斗。于凤至像飞出笼子的小鸟,快活地行走在喧嚣的大街上。可刚回到家里,就听到父母的争吵声。母亲发愁地责怪父亲:“都是你把好好一个姑娘家宠得不像样子,一个大小姐在外面抛头露面地游荡,算是怎么回事?”父亲却不以为然:“要是凤儿跟我们百依百顺,我还不喜欢这样的性情呢。我于文斗的女儿是独一无二的。”
开明洒脱的父亲,成就了特立独行的女儿。于凤至趁机提出要求:“爹、娘,我想以后自己去上学。你们说人长两条腿是干啥的,还不就是走路的?”没有困守在狭隘的富人圈养尊处优,于凤至施施然踏入烟火人间。
3
那一年的新年有些特别,于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他们正等待着准女婿张学良到来。张学良接受过新思想的熏陶,不满意这件包办婚约,到达郑家屯后,故意避而不见。八天过去了,于家人知道了张学良的想法。父亲每日闷闷不乐,母亲暗自垂泪,于凤至耐心宽慰着父母。媒人吴俊升着急上火,谎称张学良身体不适,过几日就来拜访,并递上丰厚的彩礼单。于凤至看过礼单,冷冷一笑,将礼单原封不动地退回。
吴俊升一脸迷惑:嫌聘礼太少?于凤至看出他的心思,一气呵成一首五言诗,回绝了这门婚事:“古来秦晋事,门第头一桩。礼重价连城,难动民女心。”惴惴不安地,吴俊升把五言诗拿给了张学良。张学良刚接过来,还未仔细看内容,就被娟秀的小楷所吸引。没有天分和努力是写不出好字的,诗也是应情应景的佳作,张学良顿时有种棋逢对手的感觉。改日,他便带着随从来到于家提亲,于凤至故意姗姗来迟。见面后,二人谈诗论画,之前的芥蒂慢慢消解,最后,互赠了字画和玉佩。
1916年,一场盛大的婚礼在奉天城举行,于凤至和张学良喜结连理。也许,这就是一个女人最好的爱情,不是依靠,亦不是依赖,而是“将遇良才,棋逢对手”。
4
张幼仪曾说:“我生在变动的时代,所以我有两副面孔,一副听从旧言论,一副聆听新言论。我具备女性的气质,也拥有男性的气概。”于凤至同样具有两副面孔,她既恪守传统思想,尽心料理家务,又颇有民主思想,认为男女地位平等。
她经常随张学良参加进步青年举办的纪念会,去学校、工厂等地发表演讲。张学良说:“凤至是我的好帮手和贤内助,我经常与她谈论军政大事,并听取她的意见。”
一日,她对张作霖说:“爹,这些日子我尽心尽力地操持家务,总觉得才疏学浅。我想去大学听课,希望您能准许。”不久,张作霖就派人到东北大学给于凤至办理了入学手续。虽然是旁听生,她却对自己严格要求,最终顺利结业,拿到大学文凭。这时的于凤至就算是离开大帅府,也完全能在险象环生的世界里谋得一席之地。站在时代前列的人群中,始终有于凤至的身影。
她认为不管男孩女孩,读书明理都很重要。在大泉眼村,她出资办学,取名新民小学,贴出免费入学的告示,不少贫困家庭的孩子因此改变了命运。20世纪90年代末,这所学校改名为凤至小学。
5
自1937年起,张学良先后被扣押在妙高台、黄山、萍乡,在不断的看押辗转中,于凤至始终陪在他的身边,不离不弃,二人相依为命。她用实际行动告诉他,就算全天下人都负了他,她亦不会负他。在颠沛流离中,于凤至被查出患乳腺癌,1940年她不得不只身赴美治疗。
最初,为了保住完整的身体,她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动了三次手术,分别摘除了身体里的三个肿瘤。一年后却发现癌细胞有转移的迹象,在几经考虑之后,于鳳至咬紧牙关,狠下心来,开始了痛苦而烦琐的放疗和化疗。“于凤至,你得挺过去。”她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
最终,她保住了性命,却失去了完整的身体。此时,银行里的存款越来越少,供孩子读书,看病住院,这些钱最终都要用完,她到底该何去何从?病愈后,她开始思考要如何生存。倔强的性格和尴尬的处境,使她拒绝了友人的资助,她要靠自己的努力,在异国这片土地上闯出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