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傍晚,小说家休·沃尔波尔随手拿起一本付印样,那是出版社寄来请他写书评的大样。他看着看着,忽然觉得不对劲,翻回封面一看,是毛姆的长篇小說《寻欢作乐》。毛姆在书中描写了一个名叫基尔的文坛小混混,这人野心勃勃,极其善于经营自己,用迎合大众的方式写小说,博取世俗功名,“一有机会就请人采访,请记者吃饭,把文学当作功名大餐”。沃尔波尔看得直冒冷汗——毛姆分明是用这个基尔暗讽他嘛。
沃尔波尔一夜没睡,大清早就给毛姆的小说出版商打电话,要求取消出版这本书。出版商当然不会理睬他。他又给弗吉尼亚·伍尔夫打电话,说毛姆如何丑化他,说着说着居然哭了。伍尔夫本来就不喜欢他的做派,听他这样诉说,也只是微微一笑,还有点幸灾乐祸。他后来又直接打电话给毛姆,毛姆当然不承认,说他想多了,这个基尔不是他,让他大可不必对号入座。
实际上毛姆写的正是沃尔波尔,他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原来沃尔波尔在给英国当代作家排座次时,竟然没给毛姆任何位置,可见在沃尔波尔眼里,毛姆是多么不重要。毛姆表面上若无其事,心里却恨透了沃尔波尔,于是不声不响,在《寻欢作乐》中安排了这么一个丑角。沃尔波尔不甘示弱,也想把毛姆写进自己的小说中,给他一顶破帽子戴戴,无奈功力不够,始终未能写出一个像样的人物,让读者一看就联想到毛姆。
(刘 振摘自微信公众号“零度漂流”)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