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医药大学的著名教授,在一次电视节目中曾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自己在做学生的时候,跟老师上山采药。那时虽然已是夏天了,但他在一个最背阴的山沟里惊奇地发现,那里居然冰雪不化,就在冰雪的旁边,长着一堆堆正开着紫色花朵的绿色植物。好奇的他就挖了一棵,拿去问老师。一问,才知道是附子。于是他恍然大悟:正因为附子生长在常年冰雪不化的寒冷环境里,所以才练就了它抵抗寒冷的本领,使它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去寒除湿的功效,成为中药中回阳救逆的第一药。
虽然附子在临床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但是研究表明,如果把附子移植到阳光充足的肥沃土地上,它虽然长得很好,产量也很高,但只有第一、第二代的附子还能保持其原来的药效,到了第三代,其药效就基本上消失殆尽,与普通的红薯相差无几了。
附子的药效,存于忧患,失于安乐。
(作者:黄龙霖 来源:《新民晚报》2014年2月3日)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