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让人感到亲切的时候,也是他显露出凡人一面,真正像一位大师的时候。
周有光有一次谈到年轻时与爱因斯坦聊天,聊的全是家常话,很亲切,很轻松,很愉快。因为是闲聊,晚年回忆起来,聊天内容全忘了,但是那两次聊天的愉悦感觉,终身未忘。也让我知道,大师只是专业尊称,生活中的大师也一定是凡人,如果在生活中装成像大师,那一定不是大师。
在当下的实际生活中,人们总是容易被大师的光环照乱了自己的眼睛,总认为大师与凡人不同,生活在别样的氛围中,乃至于他们的举手投足,语言音调都与凡人有异,就是像周有光先生的外孙,在听了周先生与爱因斯坦的聊天趣闻后,也仍然不相信这是大师间的对话。认为爱因斯坦与人聊天就是聊物理、聊相对论。
有时候,人们敬畏大师,是被他们一些所谓深邃的话吓着了。其是,真正让人在生活中记住的大师,他们的语言往往是朴素而易懂,通俗而清新的。尼采是世界哲学大师,他的一句“生气就是拿人家的错误来折磨自己”,让人可以铭记一辈子。周有光先生的夫人有四姐妹,都是上世纪初的大学生,这在旧中国是罕见的四才女。周先生回答人们对这一现象的提问时,只是淡然地说:“女孩受大学教育后,不会犯无聊的错误。”实在、谦逊,丝毫没有闪亮的阐发,意义却令人回味。
(作者:宁白 来源:《解放日报》2010年2月8日)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