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由中央发往各地方的机密文件都会在文书右上角打个洞,穿个纸捻儿。
这就算是机密了,那时候叫做“钉角文字”。显然这个保密措施是保不了什么密的。
这就说到一个老知县一边抽着烟一边看上头传下来的“钉角”,不小心把文书落在烟灯上烧掉了一个角。
老知县吓了坏了,知道闯大祸了。急心找来师爷商量怎么办才好。师爷深思片刻,索性取过那被烧的文书放在烟 灯上烧了个干净。
接着找了张一样大小的白纸装进那原封套里。照旧钉了角,让县官派人送往下一站。
并解释给老知县:这份文件向下传,不外乎两种情况:下站官员如果是个不偷看机密者,就自然会原封不动地继 续往下传。这样县太爷就什么时候事也没有了。
第二种情况就是下站人也偷看了,并且发现是张白纸,也绝不会做声的。
因为一声张自己首先就担个偷看机密的罪名,于是文件也会平安地继续传下去。
这样县太爷还是安然无恙。
看完这个故事,真不得不佩服这位师爷的智慧。他运用的就是二难推理,在哲学上这是很多哲学家感兴趣的问题 。
这是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由它是真的,会推出它是真的,会推出是假的结论。由它是假的,会推出它是真的结 论。
(作者:李也 来源:《新晚报》2010年6月25日)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