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教授

学院有一教授,姓卞,很简单的姓,又很难念准的姓。有人喊他“卡教授”,也有人叫他“下教授”。别人要是念错卞教授的姓,你把嘴放到他的耳朵,喊出最高分贝的音量,他都不睬你。大家公认,卞教授斯人有点那个。卞教授虽然高薪厚禄,

学院有一,姓卞,很简单的姓,又很难念准的姓。有人喊他“卡”,也有人叫他“下”。

别人要是念错卞教授的姓,你把嘴放到他的耳朵,喊出最高分贝的音量,他都不睬你。

大家公认,卞教授斯人有点那个。

卞教授虽然高薪厚禄,但穿着甚为随便,从来都是布纽企领套着他那瘦筋筋、黑黝黝的躯体。一副正地道的老农夫相。

为此,卞教授吃过不少苦头。

出差住旅馆,服务员对他半天不理不睬。当服务员看罢介绍信和工作证,于是又惊又疑,向卞教授盘问几个时辰。这景况,卞教授总是故意把话说得语无伦次,吞吞吐吐,把势利眼的服务员戏弄一番。

有一年,学院换了个新门卫,门卫也因直觉错误而闹过一场笑话。

一日,卞教授从外面回来,没戴校徽。当他刚跨过小铁门时,门卫一把抓住他:

“去哪?”

“里面。”

“哪来?”

“外面”

“干啥不登记?”

“我不是来访者。”

“你是本院的?”

“对呀。”

“干什么的?”

“教书呀。”

“别演戏了!你估我是傻瓜?我一眼就认出你不是本院的。”

“你说,我是哪里的?”

“附近农村种田的!”

“我爸是种田的,不过不是附近人。” ……

两人僵持近二十分钟,院长的小车来到门口,僵局才算了结。

次日,卞教授买来一包五香瓜子,请门卫吃。门卫哪敢吃,还连连求卞教授不要把昨天的事往心里记。

卞教授说:“误会了!我不是这意思!”

什么意思?他没说。卞教授虽然貌不惊人,却有惊人的记忆力。

最爱听卞教授讲课,他的课讲得的确好!四十五分钟没一句废话。他说话习惯用短语,像一粒粒五香蚕豆,教人细细嚼来,余味无穷。

一堂课,卞教授一定逗笑一次。他逗笑总是挑与讲课内容有关的笑料。学生常常笑得击桌跺地,长吁短叹,喊死喊活。别人笑,他决不笑,一本正经的样子,学生因此笑得更厉害。

课后,学生们议论纷纷,都说,没想到这卞老头肚里有这么多的料,简直是旧报纸包着的金条条。真是人不可貌相。

卞教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考试。这使学生心理出现矛盾:上课最好是卞教授来上;试题千万不要卞教授出。他出的题,没谁能拿高分。卞教授说,100分是我的水平,谁要拿100分,必须达到我的水平。卞教授出的题,尖子学生只能拿80分,多数是60、70来分,个别不及格。补考的试题往往比统考试题还要难、还要深。补考的学生不花九牛二虎之力去复习,甭想及格!

卞教授上的课,没谁敢偷工减料。要是哪个学生想通过求情方式达到及格目的,那是自找无趣。

一日,学生叩卞教授家的门。

开门的正是卞教授。他看见那学生手里提着一包,便叉开双腿,挡着那学生,生气地问:“你干吗拿砸我的门?”

学生说:“没有。绝对没有,我是用手指轻叩的。”

“不!是用它!我看见了。”

学生恍然大悟,明白卞教授话中的意思,红着脸,吱吱晤唔道:“卞老师,我才差1分就及格了,您就通融通融吧,让我过个放心年。”

卞教授:“别说1分,差0.1分我也不会通融!要及格,唯靠自己刻苦,并非老师通融,恩赐!懂吗?傻瓜!”

学生悻悻提着走了。

卞教授一直是个无党派人士。

去年“七·一”,卞教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之外。新党员宣誓那天,人们看见卞教授的企领衫换成了“绿叶”牌高领衬衫了。或许是新颖,个个都说,卞教授换了这身新衣服,看上去顶多只有60岁。

其实,卞教授已是古稀之年了。

(李涛摘自1998年3月28日《茂名青年报》)

(作者:李 玉 字数:1691)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