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天空的梦想

竹蜻蜓盘旋飞翔,孩子抬头仰望。彼时,他已许下一个关于飞翔的梦想。—有一天,我定会翱翔于苍穹。他说。人们却笑他痴傻。—孩子啊,要脚踏实地。人们将他唤作孩子,远古的、东方的、黄皮肤、黑眼睛的孩子;人们想用“脚踏实地”的理由

竹蜻蜓盘旋飞翔,抬头仰望。彼时,他已许下一个关于飞翔的梦想。

—有一天,我定会翱翔于苍穹。他说。

人们却笑他痴傻。

—啊,要脚踏实地。

人们将他唤作,远古的、东方的、黄皮肤、黑的;人们想用“脚踏实地”的理由来磨灭他的希冀。他用黑色的凝望着黑色的夜,只有他自己知道,一个属龙的孩子,本应拥有更为广阔的天空。

他热诚地伏案,于是有了那些用尖锐的刀刻写于龟背竹简上的文字,或长或短,或简或繁,统统关于远方。他笔触细腻,意境空远。他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他说: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他的身后尾随着模仿他笔迹的人们。他不满于此。这只是框架,他知道。

他虔诚地描摹,于是有了那一幅幅用绚丽的颜色勾勒在长卷高墙上的图画,飞行云中,神化轻举,统统都在飞翔。他画技卓越,想象丰富。他画在土砖上,墙壁上,还有世人心上。他的眼中慢慢闯进了人们对他、比画中人对天空更为仰慕的神情。他不满于此。这只是蓝图,他知道。

他细心地讲述,于是有了那些口耳相传流传千年的美好故事,男男女女,有悲有喜,统统,源于追逐。他笔法凝练,故事产生于烟熏火燎的生活,又远远高于生活。他讲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甚至还有璀璨的银河。他的耳边渐渐充斥了人们对他不凡文笔的赞叹。他不满于此。这只是铺垫,他知道。

他废寝忘食地研究,于是有了风筝,有了这头纤细的线和那端轻盈的摇曳;有了火药,有了这头作响的等待和那端映天红的热闹喜庆;有了万户,月球上有了一座山,以他的名字命名……成功抑或失败,这个孩子始终不曾理会梦想实现的艰辛,他始终不为误解嘲讽黯然神伤,不为恭维赞叹停留。这是成长必须经历的磨砺,而有些东西,在磨砺过后才会光芒万丈,他知道。

他夜以继日持续努力,他埋首于图纸,置身于实验室;他反复测算庞杂的数据,一次次核查复杂的程序;他一步步用自己的力量,丈量着与梦想的距离—眼看着渐行渐近的距离。后来,他干脆把自己放进戈壁沙漠,风沙似刀,刀刀划下的都是他的坚毅。于是,1960年2月19日,竟然有了属于他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1970年4月24日,有了属于他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1975年11月26日,有了属于他的返回式人造卫星;1984年4月8日,有了属于他的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1988年9月7日,有了属于他的极地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他不满于此。这仅仅是序曲,他知道。

—有些梦想,就像月亮太阳,圆圆一轮,温暖地挂在天上。可于某些人,是一辈子触及不到的热量。

他记得有人这样说过。说话的人,眼神中流露出不经意的轻慢,那几经遮盖、却仍然灼目的轻慢。

他不服。他怎么会服?

这远古的、东方的、黄皮肤、黑的孩子,攥紧拳头。他听见天问,用华年可愿换双翼?他的胸膛,有一颗心在跃动。这颗心,替他回答:我,愿,意。

一字一顿,落地有声。

他自喧嚣繁华中抽身,投入自己下一轮的拼搏等待。这几多拼搏等待,许多是灰色的。漫漫征途上,他摔倒过,但对他而言,为梦想受伤是最华丽的勋章。他知道,梦想不会一路流浪,总会有一天、有一个地方,可以供他和他的梦想生长。他要为自己打下这一片天地。

终于,这一天来临。

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这一刻人们看着他,不再称他只是一个孩子。

他们用仰望的姿势说:飞龙在天。孩子笑了。他只是实现了烙着龙印记民族的,一个关于天空的梦想。

(本文系“漫游太空 你我的梦—创维杯漫游太空2008征文大赛”获奖作品)

(作者: 字数:1603)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