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引领时尚

  人类文明各异,但是全球化迫使各民族在时装上非常相似:今年流行的时装,是上衣分层,外衣不蔽体,状似乞丐。这种衣装有美感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明白人们为什么要打扮。人天性爱美,这不错。但是

  人类文明各异,但是全球化迫使各民族在时装上非常相似:今年流行的时装,是上衣分层,外衣不蔽体,状似乞丐。这种衣装有美感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明白人们为什么要打扮。人天性爱美,这不错。但是装扮身体,首先是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美是抬高社会身价后的快感。
  现代之前的社会,时尚领导者是王公贵族。那时候,纺织品稀有,绫罗绸缎贵如黄金,有权有势者往身上堆织衣物,衣服必是大尺码,耗布量越大越美。峨冠博带,宽袍大袖,才是雍容华贵。一是表示花得起这个钱,二是表示身份为贵人,不必劳苦耕作,也不必上阵打仗。此风东西皆然,延续几千年。
  现代服装,如西装,都是模仿军装。十九世纪开始,军国主义、殖民主义泛滥,突然变成军人说话,战场解决问题。连国王宰相都穿军装,军人突然变成社会支柱。中国新式服装,是从留学日本学军事的“士官生”开始,学生装、中山装,最后“毛式”干部装,都是军装变体。
  二十世纪末,潮流忽然又一变。自从人造纤维发明,纺织品价格大跌,人人都能穿得像个样子,社会再也无法再以衣帽取人。相反,穿戴太整齐,很可能是想往上爬的穷小子,或是黑手党土匪。
  当代社会是余闲社会,不必工作才是地位的表征,无所事事才是潇洒,有特权能荒唐度余闲的人才是社会地位最高的人物。于是,“在路上”的流浪汉开始领导新的潮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美国大学读书。教授穿着肮脏的运动鞋,身穿T恤衫,斜坐在课桌上讲课,外套袖肘上要打补丁,学生翕然影从。牛仔裤本是帆布工装,工人整日辛苦,剪个毛边,烂上几个洞,货真价实。
  如今意大利著名时装设计家,曾经给肯尼迪夫人设计婚装的瓦伦提诺感叹当年的天后巨星,如伊丽莎白·泰勒、玛丽莲·梦露,出门都非凡。而当今大牌女星,如卡梅隆·迪亚兹、朱莉亚·罗伯茨,则“穿得像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的女乞丐”。
  服装时尚,跟从的是社会上最会消费的人:传统社会讲究物质,王公贵族最能消费物质;现代社会,工作就是金钱,军人最高效率地消费精力;当代社会,余暇不知如何消耗,流浪汉大方地消费时间,是当今文化楷模。
  胡子拉碴,衣服透风,披披挂挂,破破烂烂。从历史趋势看,是每况愈下;从当前文化看,谁最有余闲,谁就将引导时尚。
  刘斌//摘自2009年12月24日网易/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