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到台湾《30》杂志的成章瑜,她拿出他们杂志最近做的一组调查数据: 台湾30岁左右的年轻人23.8%的理想是当个性小店店长,而43%的大陆年轻人想成为大企业家; 34.6%的台湾年轻人认为赚钱虽重要
我遇到台湾《30》杂志的成章瑜,她拿出他们杂志最近做的一组调查数据:
台湾30岁左右的年轻人23.8%的理想是当个性小店店长,而43%的大陆年轻人想成为大企业家;
34.6%的台湾年轻人认为赚钱虽重要但不是唯一价值,而20%的大陆年轻人希望自己未来年薪可超千万;
40.7%的台湾年轻人视第二专长为实现理想最佳方法,而42.6%的大陆年轻人认为人脉是职场第一竞争力……
看来,调查中的台湾年轻人更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更喜欢设定一些切实可行的中短期,哪怕是遭遇经济危机或其他。而大陆年轻人,往往志存高远,可有时给人一种眼高手低的感觉。
殊途同归的另一案例是,在台湾真切感受到两岸对龙应台作品变迁的不同看法。在大陆,好些人觉得她从《野火集》到《亲爱的安德烈》,越写越“小”,甚至有些“婆婆妈妈”了。而在台湾,读者却认为,从写政论文章到写生命本体的思考文章,才是由小变大的体现。
卫东//摘自2009年11月19日南方网/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