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上海世博会

  3月末,一位美国的记者朋友打电话来,问世博会如何改变着上海。  其实,最近我跟好多人讨论过这个问题,我的答案通常是:“上海新建了很多新基础设施,地铁也一级棒,我只是希望政府别把那些老街坊弄堂

  3月末,一位美国的记者朋友打电话来,问世博会如何改变着上海。
  其实,最近我跟好多人讨论过这个问题,我的答案通常是:“上海新建了很多新基础设施,地铁也一级棒,我只是希望政府别把那些老街坊弄堂拆掉了——这些才是人们来上海观光的最佳去处。”
  除此之外,世博会对于我在上海的日常生活似乎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对于我这样一个大部分时间在家、面对电脑键盘、凝视着窗外拆建工程的人来说,上海世博会最显而易见的影响如下:
  1.我最爱的盗版DVD店现在变成了一家体育用品商店。如果要买DVD,我必须穿过一堆运动夹克衫,通过一个隐秘的暗门,才能进到卖碟的房间里。只有当门口放风的人点头,向相关各方确认外面风平浪静之后,暗门才会打开。
  2.突然之间,上海人在过马路时都开始等绿灯了,这真是太神奇了。
  3.他们不但不乱穿马路了,还会向偶尔乱穿马路的外国人掷去鄙夷的眼神。要知道,在上海生活的外国人一般都是经历了数年的浸淫之后,才学会了中国的“禅式乱穿马路法”——“往前走就是,车自然会停的”。
  4.大概是因为政府担心小规模垃圾回收者与上海的国际形象不符,所以忽然看不到回收垃圾的小贩了。但事实上,最伤害上海形象的是什么呢?并不是街上收垃圾的人,而是街头的垃圾。
  5.地铁车站里用X光检查行李的年轻人好像忽然一下子精神起来了。以前,他们大部分时间好像都在打瞌睡,或者给朋友发短信。
  6.由于世博会期间禁止买卖刀具,我不得不把添置击剑用剑和水果刀的计划推迟到11月。
  7.在讨论新租约的时候,我的房东以世博会为由,要求提高房租。气愤之下,我告诉她,如果她有朝一日去我的家乡美国明尼苏达州首府明尼苏达波利斯,观光每年一度的Holdazzle大游行的话,我也会把她的房租翻倍。
  张含西//摘自《望东方周刊》2010年第14期/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