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当今艺术品拍卖连创天价,可让世人产生的震惊总难超越四十多年前伦敦古董市场那锤另类的拍卖。 记得是个初春的上午,我站在伦敦桥前,那座花岗岩垒成的五孔平桥静卧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科罗拉
尽管当今艺术品拍卖连创天价,可让世人产生的震惊总难超越四十多年前伦敦古董市场那锤另类的拍卖。
记得是个初春的上午,我站在伦敦桥前,那座花岗岩垒成的五孔平桥静卧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科罗拉多河上,桥身长短适度匀称,桥面宽敞开阔,桥上飘扬着美、英两国国旗和亚利桑那州州旗。桥之南,是纯粹的英国式古堡;桥之北,屋舍俨然,酒吧、餐馆、冷饮店、礼品店林立,清一色狄更斯或高尔斯华绥笔下的小镇风格。一艘仿古英国豪华轮船在河面上缓慢驶过,桥脚下的草坪旁,有英式双层公共汽车来往。小镇的路牌上,“英国村”的大字赫然入目,让人仿佛置身于英格兰的乡村小镇。
然而这其实是一个谢绝翻版的美国式的国际玩笑。
“美国人没有历史,只好买它一段历史。”美国人不会忘记英国人曾这样调侃他们。既然如此,一个美国人干脆把英国的伦敦桥买了回去。
历史是老祖宗的,创意却属于自己。什么是创意?创意就是异想天开。没有异想天开,就没有今天的美国。那个把伦敦桥买回家的美国地产商罗伯特·麦卡洛就是一个异想天开的美国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
伦敦桥建造于公元43年,最早是泰晤士河上的一座木头桥梁,建造者是以工程技术闻名的罗马人。1014年,英皇埃塞尔雷德二世为抵御入侵的丹麦军队,曾下令烧毁伦敦桥。
岁月无情,焚于战火的伦敦桥屡建屡毁,1831年,不堪重负的伦敦桥再度重建。在原来的伦敦桥西边100英尺处,一座新的五拱石桥问世了。20世纪40年代风靡全球的《魂断蓝桥》就以这座桥为背景,在费雯丽和劳勃·泰勒荡气回肠的演绎下,伦敦桥由此更扬名宇内。
狄更斯对伦敦桥也情有独钟,在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主人公科波菲尔的身影就经常出现在伦敦桥上。
1968年,伦敦桥又到了行将就木的地步,于是出现了让世人瞩目的历史一幕:1968年4月17日,伦敦古董市场进行了一场奇特的古董拍卖,拍品就是独一无二的伦敦桥。一番竞拍,这座两千年高龄的大桥以246万美金的高价拍卖给了60岁的美国人罗伯特·麦卡洛。
1968年夏天,伦敦桥正式搬家,整个过程“一砖一石拆掉,一船一船运走,一模一样装好”。
在伦敦居民的目送下,伦敦桥被拆成一块块10吨左右重的梯形石块,封箱编号,装上驳船。这座老祖母大桥第一次走出国门,越过大西洋、太平洋,最后在美国旧金山登陆,又被装上卡车运往哈瓦苏湖市。据统计,伦敦桥拆下的梯形石块共10276块,总重12万吨。整整一年,这场英美之间的世纪婚嫁才算完成。后来有人计算,大桥运输和重建费用为770万美元,已经是当初买桥价格的三倍左右了。
三年以后,1971年10月10日,这座曾经与泰晤士河共度千年岁月的大桥终于飞架在科罗拉多河上,成为美国西部荒漠之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是继大峡谷之后,亚利桑那州第二个旅游亮点。
当庆典的气球在科罗拉多河上冉冉升起时,有人说,罗伯特原来看上的是伦敦塔桥,在签协议的时候,把伦敦塔桥写成了离塔桥不远的伦敦桥,一字之差,他买了一座普普通通的平板桥回去。这个传说让英国人不无得意。在我看,罗伯特·麦卡洛真正要买的是影响,是美国人从英国人那里买回了一座桥。对他而言,买哪座桥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座桥来自伦敦,而且全世界都知道了那件事。也许,这正是美国人跟英国人的不同之处。
一位年愈花甲的美国人异想天开地创造了一个现代童话。而据说,在伦敦桥落成当天,罗伯特·麦卡洛就把大桥无偿捐赠给了哈瓦苏湖市,创造了又一个童话。
童话抽干水分就是幽默的玩笑。其实,事情本来就很简单。英国人把伦敦桥卖给了美国人,伦敦桥还是英国人的历史,英国人为他们的历史骄傲,美国人为他们的今天骄傲。就是这样。
郑笑天//摘自2010年2月21日《文汇报》,
杜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