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干什么长大后再说

  2009年9月10日,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终身教授克虏伯在广州开讲“幸运绝非偶然——金融危机中的人生发展机遇”。他在演讲中认为青少年无需回答诸如“你长大了想干什么”这类问题,最要紧的是清

  2009年9月10日,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终身克虏伯在广州开讲“幸运绝非偶然——金融危机中的人生发展机遇”。他在演讲中认为青少年无需回答诸如“你长大了想干什么”这类问题,最要紧的是清楚现在要做什么。
  一语惊醒梦中人。人到中年,回顾一下前半生,现在所作所为与当年所学所想毫无关系。从小在课堂上一直被教导,做人要有理想和抱负,理想还必须崇高,抱负必须远大。凡是把社会上活得滋润的那些角色当成理想都要被鄙视,只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科学家和飞行员才符合规范。
  以前只觉得童年的理想不切实际,没有想过理想可以没有,而且没有理想还被心理学赞许。当年求学时期过度焦虑导致神经衰弱,可能就是理想树立得比较远大之故。如果没有理想,生涯是否可以更轻松有趣呢?也许吧。不过当时很难没有理想,因为现实太寒碜,用不着老师、家长教导,也止不住幻想未来,焦虑现实。
  自己童年理想不作数,所以到了为人父母的时候,也没要求女儿树立什么理想。不过作为教育方法,以及好奇她小脑袋里想些什么事情,还是会问她长大想做什么?如果她想给娃娃设计衣服,就拿这借口送她去学画画;如果她想当歌星,就送她去学钢琴。不过女儿的答案让我哭笑不得,她想当公主。不仅送她去学技艺没了借口,还逼我推翻共和当国王。
  虽然遭遇上述挫折,虽然克虏伯说青少年无需回答长大之后想干什么,但我还是会继续问女儿这个问题。谁能肯定她永远不会有一天也像克虏伯教授举例的16岁回答的那样说:我追求的职业还没创造出来呢。像我们这些60后、70后,许多人的确从事着青少年时期不存在的职业,例如律师、自由撰稿人、老板、经理人、顾问之类,不胜枚举。只是从16岁孩子口里说出来,需要天才式的思维,至少在中国的教育模式下是非常罕见的。
  被克虏伯教授惊醒之后,我在想为什么有人要求学生从小树立理想呢?社会在迅速发展和变迁。许多过往存在的角色,有些消失了,有些不起眼了,青少年不可能预知数十年后的世界。
  是当初的政治课老师没有料到社会会迅速演变吗?不太像,因为进化论讲的就是演变。应该是人一旦有了坚定理想,有了远期收益预期,就不会计较当前所付出的代价吧。人廉价了,好使唤。老师们是真诚地相信学生眼前的努力会换来将来的成功和幸福。而社会上另一些人鼓吹理想主义,只不过是不断开出不能承兑的远期支票,窃取别人当前的劳动。
  梁小启//摘自《南方都市报》/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