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业和爱情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哪个更重要?在校大学生到底该不该谈恋爱?父母认为我们应该以学业为重,不该考虑爱情问题。 答:当然要以学业为重。但是学业与爱情并不矛盾,就像学业与吃饭不矛盾一
1.学业和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哪个更重要?在校大学生到底该不该谈恋爱?父母认为我们应该以学业为重,不该考虑问题。
答:当然要以学业为重。但是学业与爱情并不矛盾,就像学业与吃饭不矛盾一样。学业是必须的。而爱情不是必须的,有了就谈,没有就不谈。谈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影响学业,不谈的时候要抓紧时间玩命读书,因为爱情那东西跟土匪一样,说来就来了。
2.爱情和婚姻都是需要学习的,怎么学,从哪里入手,跟谁学?
答:爱情不需要学习,一学习就假了。如果你带着关于爱情的“知识”去谈恋爱,那你这个人就废了,你一辈子也品尝不到爱情的滋味。那婚姻则需要学习,首先观察思考生活中的各种婚姻,包括父母的。艺术作品中的婚姻,也可以借鉴,但应该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例如《红楼梦》和《乡村爱情》这样的。至于港台电视剧日剧韩剧,都不可当真。
3.两个人完全相爱了,何必要等到结婚了才能在一起?
答:爱情的基础是非理性的,但婚姻是理性的。是否在一起,要看现实条件。鲁迅《伤逝》里涓生和子君,“两个人完全相爱了”,很甜美地住在了一起。但结局是子君死了。
4.有位作家曾说过:外遇是让婚姻稳定的一个因素。这么说,有外遇好像是正常的,没有外遇反而不正常。我们应该相信爱情吗?
答:这个说法恐怕不对。外遇多只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情况,而且也不是全中国多数家庭都有外遇。男人也好女人也好,一辈子可能不止爱上一个异性,这是正常的。但你喜欢一辆汽车,就一定要跑过去摸一摸吗?在心里想想不也挺好吗?爱情这东西,不能迷信,但也不能不信。
5.怎样才能处理好恋人和家人的关系?
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尊重每一方的人格和习惯。家人往往从比较“势利眼”的角度看待你的恋人,不要揭穿,要认真考虑他们的意见是否有道理。对父母要尊重,但不屈从。对恋人要爱惜,适当指导。伙同父母压迫恋人的,一定会吞下人生的苦果。
6.看大家都在恋爱,我也恋爱,不恋爱会感到没有面子,而且很孤独。
答: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但如果你打算不向生活低头,打算做一个强者,就不要这样。要问一问自己:我为什么就不能堂堂正正做一个自信的、充实的、认真的、高尚的人呢?如果恋爱是给别人看的,那就等于没有恋爱。鲁迅和许广平,那不是给人看的,而是共同的理想和志趣,使他们走到一起。哪怕有再多的人反对、嘲笑、污蔑,他们也义无反顾。
7.我是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想在学业完成后,认认真真地谈恋爱,然后结婚。可是周围同学都在恋爱,有时候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有毛病。在一本书中看到:所谓的爱情,原来是遇见另一个自己。这么说来首先要认识自己,谁能帮我认识自己呢?
答:你专心于学业是对的。但如果哪天忽然对谁产生了爱情,那么谈恋爱也是自然的。此事不用过分忧虑。你看天底下绝大多数人不都最后结婚成家了吗?不要把爱情整得那么玄妙,谁说爱情就是“遇见另一个自己”?我本人谈过多次恋爱,一次也没遇见自己啊。当然认识自己是必要的,可这跟爱情婚姻无关。你一辈子独身,也需要认识自己啊。
8.我是中国人,中国人对爱情和性还是比较保守的,到了西方国家是否要接受西方国家的性爱观?
答:谁说“中国人对爱情和性还是比较保守的”?中国人对爱情,从来都是积极的、进取的。你看看诗经楚辞、唐诗宋词里的爱情,开放得令人吃惊。那时候西方人干什么哪?中国人保守?那这十几亿人口是怎么来的?你如果去过西方国家就会知道,人家对待性爱基本上是严肃的,即使同居也要彼此负责。
所以,假如你是个追求真爱的青年,你不用计较同居还是结婚这些纸上的概念,你需要计较的是,你是否真心爱你的爱人,你们是否彼此负责,是否彼此挂念,是否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张文宣//摘自新浪博客,晁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