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等4则

优雅◎文/刘平家张品成在《浮云止水》中写道:当监刑官向瞿秋白出示枪决命令时,瞿秋白正为人刻一枚印章,他没有抬头,说:“等一等,等我把这个字刻完。”终于把最后一笔刻完了,他平静地说:“好吧,上路吧。”

优雅

◎文/刘平家

张品成在《浮云止水》中写道:当监刑官向瞿秋白出示枪决命令时,瞿秋白正为人刻一枚印章,他没有抬头,说:“等一等,等我把这个字刻完。”终于把最后一笔刻完了,他平静地说:“好吧,上路吧。”监刑官递给瞿秋白一根纸烟,瞿秋白夹着那根烟缓步而行。他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地方。那地方长着很好的林子,长着丛丛野花和青青绿草。

瞿秋白点了点头,看得出他很满意。他说:“我要纸笔。”

行刑者给他拿来纸笔,他把纸铺在草地边的一块石头的平坦处。他执笔蘸墨,写下了绝笔诗: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

书毕,瞿秋白拈起那行诗看了两眼,回顾四周,淡而一笑。说:“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

他盘膝坐在那片草地上。此时是上午10时左右,阳光斜斜地穿透云层照在树梢和草地上。瞿秋白微笑着朝刽子手点头说了句:“此地甚好!”有人过来蒙他的眼睛,他说:“你别蒙,我要看着这一切离去,我要看着,我要。”

他听到行刑官的口令声,后来是枪声。

这一天是1935年6月18日。

这一情节我不知看了多少遍,每看一遍都会产生强烈的震撼——这是何等优雅的牺牲!

子溪//摘自2011年4月25日《中国青年报》

目标与现实

◎文/一 哲

从前,有两个濒临饿死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得到鱼的人把鱼吃了个精光,不久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他已经走不到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了,他的力气已经耗尽,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饿到不行的时候,只煮一条鱼分着吃。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

刘清云//摘自2011年4月21日《今晚报》/

◎文/蔡仁伟

他想去她工作的面包店看她,却不知道路,她决定画一张地图给他。

她先在白纸上画出街道,然后标明沿途会经过的店家:书局、便利商店、车行、中药店……

画完以后她检视整张地图,图中每个细节都非常清楚,但相较之下,她的意图反而变得薄弱,于是她又重新画了一张。

当地图交到他手中时,上头除了她上班的面包店,就只剩下一家花店与婚纱店。

月明子//摘自2011年2月14日《联合报》/

跑道

◎文\(台湾)龙应台

设想一个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看见那跑百米的人全身紧张、满面通红,心里会“颤抖”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跑五千米的。那清晨散步遛狗的人,看见那跑五千米的人气喘吁吁地追过来了,他会因此而恐惧,觉得自己要被“淘汰”了吗?不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来散步的。

你真的“平庸”吗?其实要看你自己站在哪一条跑道上。如果你决定做那清晨散步的人,怎么会有“平庸”的问题呢?会不会你的气定神闲,你的温和内敛,你的沉静谦逊,反而就是你最“杰出”的人格特质呢?

小青//荐/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