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因为他人已经走在前面,就放弃向伟大的方向望去。在香港读书时听余秋雨老师讲课,他说,曾经有一个戏剧大师专门总结过,古今戏文作品不外乎27种情节类型。一个朋友和我聊天时说:“以前,我特别
我们不能因为他人已经走在前面,就放弃向伟大的方向望去。
在香港读书时听余秋雨老师讲课,他说,曾经有一个戏剧大师专门总结过,古今戏文作品不外乎27种情节类型。一个朋友和我聊天时说:“以前,我特别不在意回收旧时光,也不写东西,觉得有那么多天才,有那么牛的文笔,把故事都写尽了,不需要我再来制造文字垃圾。”我觉得此言极是。太多事情,已经有太多人做在前面,而且做得非常之好;这种提前注定的挫败感,让你知道你是在做一件永远没有机会超越的事情。想白手起家打造一个商业帝国的,看看当今各行各业的跨国企业;想写诗写词的,瞧瞧几千年前唐宋诗词的境界;想写小说的,看看《红楼梦》达到的段位。
我看到过舞蹈家黄豆豆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说,他刚刚在国内成名的时候,曾经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本子,上面记下了他自己最得意最机密的舞蹈灵感。这个本子他视为珍宝,相信这些灵感实现之后一定会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已。后来他出国表演,在观摩了舞蹈世界天外有天之后,沮丧极了,因为他发现自己本子上记载的那些创意,早就已经被人家表演腻了,根本不是什么创世之举。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尤其是文艺界。科学研究好歹还有很客观的创新,而文艺这种东西,悲欢离合就那么27种,风物万象就那么四季更迭,不过是将前人的冷饭炒了又炒,这次加一点葱,下次加一点咖喱,有时候还什么都加不了。做人难,做更难,而今谁再去卧薪尝胆发明电灯,也不会成为爱迪生。加西亚·马尔克斯要是生在今天,他再写“多年之后,面对枪决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个开头,没被臭骂也是寂寂无名。
当今世道想创新难,想要出经典更难。
要再这么说下去,简直没有活路了。朋友打断我道:“也不尽然。宇宙是怎样不重要,宇宙在你内心的投影才重要。别人怎么说怎么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听怎么读。一个文字制品是可以被分类的,但是一个作品的心灵意义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毕竟我们不能因为他人已经走在前面,就放弃向伟大的方向望去。
宫婷//摘自2011年1月24日《南方都市报》,胡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