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尤其是一些赳赳武夫,平时说话随便惯了,碰上一些比较庄重的场合就会抓瞎。为了表示自己其实还是文质彬彬雅气十足的,往往会事先找人给自己准备一通文雅得一塌糊涂的讲稿,自己事先背熟,然后
很多人,尤其是一些赳赳武夫,平时说话随便惯了,碰上一些比较庄重的场合就会抓瞎。为了表示自己其实还是文质彬彬雅气十足的,往往会事先找人给自己准备一通文雅得一塌糊涂的讲稿,自己事先背熟,然后到会场上去潇洒走一回,借以辟谣兼以正名。
北宋时有位忠武军名叫党进,是赵匡胤的一位亲信武将。他不识字,甚至经常搞不清楚自己所统率部队的各种数字。太祖有时问到他,他每每会把们写在手板上的数字,举起来给赵匡胤看。他被派到高阳戍边时,按规矩,赴任前要到朝堂向皇帝告别。太祖体谅他不识字,豁免了他的告别。可是,他坚决要致告别词——原来,他事先让们将写在笏板上,并且已经背熟,所以执意要在大家面前露一手。不过,因为临场紧张,他忘了词儿。于是跪了许久都一言不发,赵匡胤都准备让他起来了,他突然爆发:“臣闻上古民风淳朴,请陛下多多保重。”大家一听这跟告别仪式根本就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先是一愣,而后哄堂大笑。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会来这么两句?”他实话实说:“我早就看那帮措大(指朝廷上的文官)们喜欢在皇帝面前掉书袋,我也掉几句给他们看看,让皇帝知道知道,我也是个读书种子!”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民国时土匪出身的东北王张作霖。当时的东北讲武堂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培植军政干部的摇篮。某次学生即将毕业时,有人提醒他应前往致辞。张作霖认为这是一个显示风雅的好机会,就叫自己事先拟定一篇辞藻华丽的演说稿,而后自己先把它背熟了去讲。
毕业典礼那天,张作霖步上,乍见台下黑压压一片,全场鸦雀无声,齐望向他。我们威风凛凛的居然紧张起来,才背出开头一句“作霖戎马半生,饱经忧患”,就难以为继了。张口结舌之际,他只得硬着头皮,再重复一遍“作霖戎马半生……”下面还是背不上来。此时气氛尴尬,大家都为着急。僵持半晌后,张作霖突然破口大骂:“他妈的!我原来背得很熟,但看到你们,一高兴,竟都忘了!”而后,决定本色示人:他走下,绕着毕业学生走了一圈,频问姓名、频拍肩膀,嘴里也频频叫着:“狗娘养的!”“好小子!”“你妈!”最后,他重登,大声说:“我看到大家太高兴,原先准备好的话都他妈没了影儿。我就说自己话吧:你们都是他妈的好小子,好小子就要好好干!你们毕了业,可以当排长,只要好好干,就可升连长、营长,以至于一路上去当团长。”他还告诉毕业学生,只要不贪生怕死、肯努力,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要什么,他都可以给——但只有一样例外,“只我老婆不能给你们!”他慢条斯理地说。讲到这里,全场欢声雷动,雀跃不已——这番本色演讲效果奇佳。他要真的鹦鹉学舌照幕僚准备的雅词儿讲,肯定没有这么迷人的效果。
现在开会,每次听到台上那些头面人物力不从心言不由衷地讲一些其实并不是他自己的话的时候,我就禁不住想起上面的故事——干吗一定要做党,做张不更好吗?
伍宗羽//摘自《羊城晚报》/
(字数: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