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年轻的时候,要让自己高高兴兴地做一些最有意思的事。耶鲁法学院有几个即将拿到法学博士学位的学生告诉我,他们准备一毕业就到中国来生活两年,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再四处游历一下。以他们的学
趁年轻的时候,要让自己高高兴兴地做一些最的事。
有几个即将拿到法学博士学位的学生告诉我,他们准备一毕业就到来生活两年,学习中文,了解文化,再四处游历一下。
以他们的学历,在纽约或者华盛顿找一个年薪十几万的工作易如反掌,为什么偏偏要作这样的选择呢?
他们的回答非常简单,“中国现在这么让世界关注,到中国生活,学会中文,会是一件非常的事。”
我说那你不挣那几十万美元的高薪了?回答是,“钱,以后有的是机会挣,趁年轻的时候,要让自己高高兴兴地做一些最有意思的事。”
他们的这种想法和做法在同龄人中很普遍。同样是毕业的克林顿,当年也是选择跑到英国连读带玩了两年。而我们中国的呢?似乎不少是大学一毕业就攒钱或找父母借钱买房子,然后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不敢冒险、小心谨慎、天天想着供房供车的人。
这样的选择,只会帮助成就了几个富豪榜上的地产商,却失去了自己该有的朝气和勇气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机会和可能。
在发达国家,几乎没有大学一毕业就买房的情况,一般都是到了三四十岁事业有成之后才会考虑买房子。我们是不够自信,还是太缺少安全感了?
要不然就是胆子特别大的,被媒体天天热炒的暴富明星们弄得浑身发热,蠢蠢欲动,一毕业就要“创业”,咬牙切齿要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陈天桥。
当然,地产蒸蒸日上,年轻人疯狂创业,中国的GDP也能跟着涨几个点。但这几个点的机会成本是:我们少了很多有意思的中国人,有意思的事也会变得越来越少,我们本来可以更和谐的社会也就多了很多遗憾。
李艺//摘自《中国青年》2010年第9期,胡凝/图
(字数:753 )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