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顽皮、不乖”的孩子趁假期去看心理医生,然而,昨日记者从市儿童医院了解到,这些孩子中有80%%都是铅中毒,多数与吃膨化食品、咬指头这些生活习惯有关。
八成不是心理问题
每年一到放假,有些家长都喜欢带孩子看心理医生。特别是那些平时脾气暴躁、多动的孩子,家长总想请医生辅导。据了解,仅前日一天,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心理科就收到40多位这样的孩子。记者从心理科梅教授处了解到,这些孩子经过血铅检查,发现有80%%都属于铅中毒,根本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
儿童铅中毒可表现为多动、易怒、暴躁,昨日一位合川来的小男孩情况就非常典型。这位孩子不仅咬伤了妈妈的手臂,在学校还经常和同学发生摩擦,一生气了就咬人。家长以为孩子是心理有问题,最后血铅检查报告出来一看,孩子血铅含量达到702微克/毫升,超过卫生部规定的100微克/毫升七倍还多!孩子的父亲是搞汽修的,孩子常去那里玩耍。“这就难怪了,这些地方空气粉尘中铅含量很高。”医生表示。
咬指头易导致铅中毒
医生表示,儿童的神经系统对毒性物质抵抗力很脆弱,尤其是铅。教育和帮助儿童避开铅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铅毒的关键。
据介绍,孩子体内80%—90%的铅是从消化道摄入,也就是说,如果孩子摸了食品袋上的字、画画后又用手抓食品,摸了涂油漆、彩釉的装饰物或玩玩具后又吃手,以及常去加油站、电池厂、汽车站这些空气粉尘铅含量高的地方,是非常危险的。膨化食品的铅含量也比较高,皮蛋、爆米花和劣质罐头、饮料这些高铅食品也要尽量少吃或不吃。
(责任编辑:孙新宇)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