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开启心灵城堡的钥匙

梦是什么?人类自从对万物的性质产生了兴趣,就一直对梦的奥秘大惑不解,自远古以来,梦就一直是人们的在努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自古至今都对梦很重视,多少个世纪以来曾有过无数种解释梦的起因和意义的理论,但是有关梦的奥秘迄今尚未被充分揭示,梦仍然是一个神秘之迷,它吸引着心理学家们不断探索。

通过观察发现,当一个人上床睡觉时,开始阶段是身体松驰,但头脑还是清醒的,这时存在脑电波频率为15次/秒的β波,之后慢慢地处于一种似睡非睡的状态,紧接着进入睡眠状态(非眼快动睡眠),该睡眠状态又可以分为四期,持续时间为0.5-7分钟,这时脑电波频率为8-10次/秒的α波,然后进入睡眠第二期,这时的脑电波频率为4-7次/秒的θ波;多数成年人在入睡后30-45分钟进入δ睡眠(脑电波频率比α波和θ波振幅更高的慢波),这就是非眼快动睡眠的第三、第四期。由于年龄不同,δ睡眠持续的时间可以是几分钟到1小时不等,以后睡眠逐渐变浅,回到第二期睡眠。

梦是一个人生活最鲜明的语言,其词汇是梦中的影象,其语法是生存的逻辑,分析好一个人的任何一场梦,就完全可以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治疗他的病能走哪条路,多年前形成的东西潜于他的无意识中,自我认为不重要,或已经遗忘的经历,可以在梦中景象里重现。由于情结的作用,尽管自我努力做许多事情有结果,但他也不能进步,因为无意识让他重复错误行为。表面上看他是一个人,但在心理上至少分裂成两个,情绪也在支配他的行为使他无所适从。这个人要明白,应该在想象中消除这一情结,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他才能进步。

关于梦的解析有多家说法,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是,所有梦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我们的本能愿望、削除我们的烦恼,让我们不受烦恼的干扰好好睡觉,在睡梦中得到我们在现实中得不到的那些愉快。梦研究的另一个大师是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他认为梦的作用是补偿,是潜意识对意识的补偿,他提出,意识中,假如一个人过分地发展自己性格中的一个侧面,而忽视或者抑制了自己的其他人格侧面的发展,这个人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格是不完善的,而梦也就会补偿,展示并提醒他人格中还有的其他侧面。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指出,梦是象征性语言的产物,这种象征语言不仅仅在梦中使用,神话也是这样的象征语言的产物:“巴比伦、印度、埃及、希伯来和希腊的神话,是相同的语言写成的,生活在纽约或巴黎的人所做的梦,与几千年前住在雅典或耶路撒冷的人的梦是一样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