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叫紫格尼克的美国心理学家,给138个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业,让他们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被中断。一小时后对这些孩子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多数孩子对中途停顿的作业记忆犹新。紫格尼克得出结论。因为“完成欲”已经很到满足,而对末完成的工作则在脑海里萦绕不已。于是,心理学家将人倾向于把一件事情做完的心理称之为“紫格尼克效应”。“紫格尼克效应”也称“自圆心理”。
人的“自圆心理”有时会以它的对立形式表现出来、有始无终。一个人做完一件事,内心感到愉快;未做完一件事,内心若有所失。然而,当一个人害怕某件事可能做不完或做完某件事要付出艰苦劳动时为了逃避这种做不完可能带来的不愉快,就会拖延完成的时间。“自圆心理”以不自圆的方式加以自圆,这说明人的心理具有复杂的机制。
其实,人的“自圆心理”具有两重性。一个圆圈能画成圆固然好,不能画成圆也没什么。做任何事情不顾具体情况都有始有终,其结果往往束缚自己的手脚,使许多精力消耗到没有多少意义的事情上去。例如,我们读一本书,可以仔细地从头读到尾,也可以粗粗浏览一下,甚至翻几页就放下。我们对每天要做的事情最好按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成三类,对第二类事情要努力有始有终,对第三类事情则要见机行事。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