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心理咨询、治疗工作中发现,不少高知识层次的人却常处在不科学的生活行为方式中。他们自我禁闭在室内,浮思冥想,身心较长时间与环境(主要是社会人际环境)处于隔离状态。
人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人”。每个人的身体与心理(认知、情感、意志等)是互动的;每人自我的身心与其他有关人的身心,也是通过各种交往而互动的。这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小群体与大社会也是这样一种关系。在某个特殊环境中,如果小群体较长时间与社会处于隔离状态,有些人就会出现心理障碍,如孤独感、情绪紊乱或其他身心症状。
人们常常议论社会上某些环境中的人感情淡漠,缺乏交流,这实际就是一种心理隔离状况。长久下去,其中的一些人会出现情绪持续性低落,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物失去感情,因此产生无望无助无用之感。部分人有轻生之念并付之行动。目前,此类患者呈上升趋势,应引起社会人士的充分重视。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