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该局又出台第四项具体规定,将从本学期开始,取消小学全区统一考试,并禁止给初中学校下达升学率和重点率指标。
提到减负,人们关注较多的是学业减负,无论是“作业减负”,还是“书包减重”,都是如此。这样的减负容易操作,也容易见成效。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有体会。不过,从孩子的长远健康成长来考量,学业减负固然需要,但,针对学生的心理减负更为重要。
如今,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同时往往承受了父母殷殷的期待;如果加上一些社会竞争和教育本身的潜移默化影响,已经在不少的学生身上附加上了一副“心理枷锁”、压抑,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对师长、家长的逆反心理,甚至厌学、怕学、逃学等。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在这样脆弱的身躯之下,负荷的却是太多的期望与禁锢。大大小小的压力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诱发了不少偏激行为、自杀倾向、精神分裂等等。所有这些,极大地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给学生心理减负,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努力。一方面,作为家长应该适时转变成才观念,不要人为地给孩子增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作为学校与教师,必须给学生进行必要的情感教育,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有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知道怎么去生活与学习,真正做到“轻装”上阵。
(责任编辑:孙新宇)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