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天晚上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票价是200元,在你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最近买的价值200元的电话卡弄丢了。你是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实验表明,大部分人回答“仍旧去听”。可是如果情况变一下,假设你昨天花了200元钱买了一张今天晚上的音乐会门票。在马上要出发的时候,你突然发现把门票弄丢了。如果你想听音乐会,就必须再花200元钱买张门票,你是否还会去听?结果却是,大部分人回答说不去了。
仔细想一想,以上的两个回答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不管丢的是电话卡还是音乐会门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200元的东西,从损失的金钱上看,并没有区别。之所以出现上面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原因就是大多数人的“心理帐户”的问题。
人们在脑海中,把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归到了不同的帐户中,所以丢失了电话卡不会影响音乐会所在帐户的预算和支出,大部分人仍旧选择去听音乐会。但是,丢了的音乐会门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门票,都被归入了同一个帐户,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400元听一场音乐会了。人们当然觉得这样不划算了。 “心理帐户”是一种有趣的心理现象,认识到“心理帐户”的存在,可以理解消费行为中的非理性效应。
寻医问药网原创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者链接。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