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不少孩子非但没有得到适当的休息和放松,还因为忙于参加各类辅导班而引发出一连串的情绪障碍。专家指出,导致孩子情绪障碍的主要原因,其实是家长平时的教育与生活方式不当。学龄期儿童常见的不良情绪包括以下几种——
●抑郁
孩子出现抑郁情绪,很大原因在于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孩子在学习压力大的情况下,假期还要参加各种辅导班;家长不理解孩子的想法,缺乏亲子沟通等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从网络等途径接触到各种信息,有自己的想法,如不能及时与家长沟通便会产生矛盾心理,遇到挫折就会引发抑郁情绪,出现自卑、闷闷不乐、对任何事情缺乏兴趣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抑郁症。
【解决办法】对于有抑郁情绪的孩子,家长首先应该找出原因,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还可以使用药物来辅助治疗。
●焦虑
心烦、乱发脾气,类似的焦虑情绪在小学生中十分常见。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父母管教孩子太严;父母关系不和或离异等等。另外,年龄小的孩子容易受父母影响,孩子小的时候患病,若父母过于紧张,也会令孩子产生焦虑情绪。
【解决办法】在家庭当中,孩子的情绪最易受母亲心情的影响。因此,建议妈妈多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在孩子面前尽量保持情绪平静。带孩子看病时要注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免孩子因此受到影响。
●厌学
有些孩子十分不愿上学,更不愿考试。经常临出家门时突然出现肚子疼、头疼等症状,去医院又检查不出什么问题,如果不上学呆在家里,不适症状马上就会消失。这些就是厌学情绪的表现。
【解决办法】家长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给孩子制订的学习目标首先要符合实际情况,一味要求孩子凡事做到最好,只会让孩子渐渐感到压力,最终导致厌学。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不妨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表扬,少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暴怒
孩子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发脾气、哭闹,在学校对同学动不动以拳头相向——这些症状被认为是暴怒情绪。在主要由老人看管孩子的家庭中,大多数祖辈与父辈对孩子的管教方式不一样,这往往就让孩子钻了空子,任何事都必须得到满足。暴怒发作皆因孩子不良的性格及教养方式导致,一定要及早纠正,否则年龄大了以后容易出现暴力倾向及暴力行为。
【解决办法】一定要讲究教育孩子的方式与方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应得到满足,这样才不会给孩子造成一种不好的心理暗示。
(责任编辑:孙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