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里有个男孩很喜欢画画,特别喜欢画大公鸡。恰好他们的美术课本里有一课就是要求小朋友画一只美丽的大公鸡。
正中男孩下怀,他很高兴,一回到家里,就拿出白纸、蜡笔,趴在小桌子上很认真地涂涂画画。
终于到了上美术课的时间,男孩很兴奋地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呈到老师面前,期待着老师能给他点鼓励、赞许。老师始终保持着严肃态度,因为他看到图中的公鸡根本不像公鸡,尾巴短短的,嘴巴有点儿扁,整个鸡身肥了点,全然没有大公鸡的威严。不过老师并没有用语言来指责男孩。
“画得像吗?”男孩看出老师的异样。
“像是像,不过,你看,这张纸看来更适合画一只会游水的鸭子!”老师解释道。
“我就是要画大公鸡啊!老师!”男孩不依不饶,说完,也不顾老师,自己转身回到座位上去,老师正想叫上第二个孩子,只见这个小男孩又走上讲台上来,手里捏着几张美术纸。
他把美术纸朝老师眼前一放,说:“你看!老师,这是我之前画的!”
看着那一张张努力涂抹着颜色的纸张,老师愣住了。老师摸了摸男孩的脑袋说:“对!刚才那一张最像!你的公鸡最美!”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那是一个老师讲的,当大家知道那是一个智残儿童所做出的努力时,无不纷纷感慨:没有最好,只有慢慢变好。
是啊,没有最好的,只有慢慢变好。
花儿不能一下子开出花朵,只有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才能开出最美的花朵;小鹰不能一下子就去搏击蓝天,他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才能飞到最高处,傲视一切;大海是一条条小溪汇聚而成的,才能体现出它的浩淼。
而我们的教育呢?不知不觉就希望孩子天生就是英才、神童,拼命的上补习班,不给孩子成长和喘息的机会,孩子还没有懂得自己是如何成长的,就已经被压垮了,家长们何不给孩子时间让他们慢慢变好,让他们自己去经历成长的过程,而不是家长们拔苗助长。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