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一种忧虑、恐惧和焦灼兼而有之的情绪反应,即个体或集体对一个模糊的,非特异的威胁做出反应时所经受的不适感和自主神经系统激活状态。
我科于2004年收治了12例有严重焦虑症状的患者,其中1例因拒绝治疗出院,通过回访得知其出院1周后在家中自杀,其余病例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生活状况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3例,女9例,年龄35~84岁,平均54岁。患者的焦虑既可能来自对本身患病或入院的不安,也可能来自疾病本身的临床表现,还有可能是因为各种复杂的社会原因,机体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常表现为精神紧张、烦躁不安、失眠,有时甚至突然发病,表现为肢体发颤、抖动、出汗,患者常述自己呼吸、心跳加快、心慌等,描述得极其严重,但又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甚至表现为接受能力失常,常产生绝望感,有时候微小的刺激就可引发不可预测的反应。
2护理体会
2.1让患者了解诊疗程序患者在住院后,对将要进行的诊疗活动如果茫然不知,常会引起或加重他(她)的焦虑,如果让患者知道某种检查及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和可靠程度等,有助于消除患者的焦虑与不安,甚至能积极有效地配合医生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
2.2尊重同情患者当患者出现不可理喻的情绪反应和表现时,护士不能对患者不屑一顾甚至反感,应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耐心向患者解释,并安慰患者,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等,使患者能感受到别人的尊重,并且可以鼓励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打太极拳等,让患者感到自己并非事事都要依赖别人,能信心十足地投入治疗。
2.3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为患者创造安全、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告知患者良好充足的睡眠极其重要,能使人保持精力充沛,并且能提高人的免疫力,护士应多与患者交谈,并观察患者的活动,让患者学会自我调节,使患者身心放松,愉快地进入睡眠。另外,要注意加强药品的管理,我科1例长期住院老年患者,因失眠经常求医生开安定片,不按医嘱服药,并把药物一次次地贮存起来藏在贴身衣袋中,一次突然昏迷不醒,主治医生怀疑是否服用了安眠药,经过2天多抢救治疗,醒来后,问其原因,才知道他因和老伴吵嘴生气而服用了二十多粒安定片。
2.4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疾病和相应的治疗方案:教给患者促进健康的方法,如调节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定时排便等,指导患者使用松弛术解决问题,如控制呼吸,缓慢地思考,允许自我发泄,改变观察事物的角度,提供处理紧急情况的措施,如热线电话、心理咨询处的电话和地址等。
总之,护士应通过交谈和观察,掌握患者的主客观资料,包括患者的个人史、症状、情感、定向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及观察患者的焦虑程度,帮助患者承认自己存在焦虑,并评估未满足的需要或希望,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耐心的护理。
【参考文献】
1王环增.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北京:知识出版社,2001,239.
作者单位: 563000 贵州遵义,遵义市中医院
(编辑:含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