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能量的释放形式: 焦虑

人的心理能量要释放,自我要成长,这是一种自然的倾向,如果受阻,就会引发心理上的不适感甚至形成心理障碍。对真实我的长期压制排斥使心理能量积聚,刺激性事件使心理能量激发。这股被激发出来的心理能量在现实中如果得不到有效释放,就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衡,个体的潜意识就会运作出某种方式加以消耗,比如焦虑。

焦虑是心理能量的一种释放形式,焦虑是通过心理冲突制造出来的,表现为对立思维,明显违背自我意愿的念头和冲动等。焦虑出来后,患者因不明白焦虑的意义,难以承受,就试图通过思考分析、意志克制的手段,或某种仪式化行为加以消除,这意味着强迫症状的形成。而症状一旦形成,就会影响正常生活,损害社会功能,患者不得不想法设法地去解决症状,则又会产生新的焦虑,焦虑的叠加和强化使症状长期迁延不褪。

由此看来,强迫症通过焦虑消耗掉积聚的心理能量,从而使患者避免了精神的崩溃,所以我们说,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的距离最远。精神分裂是心理能量的象征性释放,切断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完全沉迷于幻想的世界里了。

可见,只要焦虑的意义仍然存在,强迫症就不会消失,直接跟焦虑对抗是不可能有结果的。我们为什么一直强调行动,因为只有把注意力转向现实中来,把积聚的心理能量释放到外部,才能使焦虑丧失其存在的意义,这样,强迫症的症状就成了了无根之木或无源之水,早晚将枯竭。

有了上述认识之后,再来看强迫症自我疗法的16字诀:一手接纳,一手行动;分离内观,聚焦当下。

接纳真实我,坚持行动,使心理能量不至于积聚,就不需要通过焦虑来消耗;如果遭遇刺激性事件,能量被激发,通过接纳和行动也可以得到有效释放。分离内观,聚焦当下,是这种宏观态度落实到微观上的一种方法,其目的在于降低强迫的驱力,提升行动力。认知的调整和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建立起一手接纳、一手行动的态度,只有这个无条件接纳和积极行动的生活态度建立和稳定下来,你才能真正的痊愈,事实上你已经走在康复的路上了。而且这一种痊愈,绝对不仅仅是症状的消失。如果这样的生活态度没有建立起来,任何旨在缓解症状的有为法都是短效的,譬如音乐放松法、运动放松法、思维阻断法、暴露脱敏法等等,由于焦虑源并没有切断,所以强迫症就没有得到根治,当条件成熟的时候就会复发。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