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avid Robson,译/)
在同时代众多会令人无聊的人物中,桑迪·曼恩无疑是另类的一位,她已经把令人无聊发展成一门技艺。来到她实验室的那些热切的志愿者们通常会被分配做枯燥的杂务,比如说复印长长的电话号码清单。虽然他们礼貌的接受这些任务,可是他们的肢体语言以及不时的哈欠都暴露出这有多么令人厌烦。
曼恩在研究无聊对于我们生活的深远影响。迄今为止她是为数不多涉足这一领域的心理学家,她称之为“心理学中的灰姑娘”。听听课题的名字“研究无聊”就够无聊的,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在消极的一面,它是危险且有破坏性的精神状态,不但影响健康,甚至还能缩短寿命。而在曼恩的研究中,她也在发掘其积极的一面,如果没有无聊状态,人类就不能发展创造性思维。
无聊死
无聊是如此大块大块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以至于人们很难想像这个词在1852年才首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在狄更斯的《荒凉山庄》中他如此描写Lady Deadlock,“她的婚姻令她无聊死了。”这个见解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并不过时。可是正因为无聊如此司空见惯,才没什么科学家去研究它。“当你身处其中的时候,就不觉得它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了。”,约翰·伊斯特伍德(任教于加拿大约克大学,是首批对无聊这一心理现象产生兴趣的科学家之一)。
一个常见的谬论是“只有无趣的人才会觉得无聊”。按照伊斯特伍德的研究,他发现有两种迥然不同的人最容易陷入无聊,而这两种人都不能算无趣。
第一种人是不断寻求新事物新经历的人,对他们来说,平稳的生活状态根本不够持续的吸引他们的注意,他们的生活需要无时无刻不处于新刺激中,当刺激消失时,无聊常伴随而来。
第二种人几乎有着相反的问题,对他们来说世界是可怕的,于是他们选择躲在自己的巢穴里不出来。在他们高度敏感的痛觉范围之外的任何刺激都会使他们退缩。然而退缩虽然提供安全,却令人空虚,于是便会陷入无聊。
几乎可以断言,这两种状态都会促使人们伤害自己。对无聊的倾向直接指向使用烟草、酒精以及毒品的倾向。事实上,一项针对南非青少年的调查就显示,无聊程度压倒其他因素的影响,与酗酒、抽烟以及抽大麻正相关。
还有更加日常的不良习惯,比如没事做时候的休闲零食。曼恩说“工作期间的无聊支持了整个糖果产业”。如果累计无聊在你一生中的综合效果,结果可能是惊人的。根据著名的英国政府针对中年公务员的跟踪调查研究显示,有无聊倾向的人在三年内死亡率比其他人群高30%。
这对于进化心理学来说是难以解释的。情绪的演化总是向着有利于我们生存的方向,而不是向着自我毁灭的方向。“无聊是个频繁出现的日常情绪,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它一定有积极作用。”,海瑟·林奇(来自德克萨斯A&M大学)。如同恐惧使我们避免危险,悲伤防止我们在将来犯错,无聊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
通过分析,林奇为它与我们一个重要的特征相关,那就是好奇。无聊迫使我们从一成不变的旧路径中抬起头来,尝试新的目标和新的想法。这种从常规中的逃离有时会置我们自己于危险中,甚至导致伤害。有一项测试就是把一组实验对象关在一个房间里,房间里除了一个按钮什么也没有,按下去会给自己的脚踝来一记不大不小的电击。很多人最终都忍不住给了自己一下子,毕竟这是唯一可以打破无聊的途径。也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在无聊时沾上各种不健康的坏习惯了。然而它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
回头再看那些打着哈欠复印电话清单的人们吧,曼恩发现无聊使他们在接下来的创造力标准测试中表现得更好,比如给日常用品找到创新的用法。她认为可能枯燥的过程中,大脑会更活跃的无目的的漫游,激发联想和创造性的思维。“当我们无法在外界找到刺激,注意力就转向内部,思维游弋于大脑的不同角落。我们会因此形成想像的飞跃,跳出常规想出不同的点子。”如果没有无聊时分,人类在艺术和科技上的成就可能永远达不到现有的高度。
拥抱枯燥
基于这些好处,曼恩认为当无聊感袭来时我们无须害怕。“我们应该拥抱它,”曼恩已经在身体力行。“当我因身处拥堵而倍感无聊时,我会打开音乐让思维自由游走,那对我有好处。我也会让我的孩子们有无聊的时光,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伊斯特伍德并没有对无聊的好处这么热衷,但是他也承认我们不要太轻易的寻找逃离无聊的出口。“无聊感觉很差所以人们恨不得它立即消失。我不会提供消灭无聊的良方,我们需要倾听自己的情绪,弄清楚它背后的原因。”
比如, 通过手机和网络寻找即刻的满足结果也许反而更糟。“我们所处的科技社会有太多的刺激,导致我们的注意力始终被各样刺激牵着走,不断的被打断,又没有停顿。就像被困在跑步机上。我们不断的需要更快更容易的方法来维持好奇心,这反而使人更容易感到无聊。“
相反,他建议人们自问有没有更严肃、长期的事务使自己失去兴趣。他的研究表明对于自己生活的目标和意义更明确的人在测试中更少的感到无聊。虽然在工作会议中或家族聚会中所感到的无聊显得无足轻重,它们却可能只是表象,隐藏在深处的可能是轻易无法触及的未被满足的需要和存在危机。
伊斯特伍德认为,“感觉到自己会给世界带来不同,这种存在感对于人类的意义就像阳光、空气和食物一样重要。”在即将进入新的一年之际,你可以通过这个角度重新审视你的生活,你希望从中得到什么,而当你感到无聊的时候,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本文经由翻译,非商业转载请注明译者及来源心灵咖啡网,商业使用请邮件联系:
[心灵咖啡微信号:psycofe]
(阅读更多心理学文章请进入“”——心理学圈子里的人都在这里!)
编辑推荐:
测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