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池:精神分析(二)

2. 肛欲期(1-3岁) 这一阶段里有很重大的事件,就是这孩子有了他自己的主观意志。

到了肛欲期,小孩从不能控制大小便,慢慢变成可以控制了。在这期间,家长从小孩不能控制大小便时强烈地要求控制。而这时期,孩子快乐主要的来源来自于排泄器官的排泄活动。因为口唇期结束了吸吮动作减少了。

我们都经历过,孩子1~3岁时,大人吃饭,他就把便盆拿到桌边拉屎。其实他把拉屎和吃饭当作一回事。通常,家长不会容忍孩子把便盆放在桌子边的。这就出现了小孩和大人争夺控制权的问题。肛欲期有过创伤的人,容易产生强迫行为。强迫症患者,追求完美,同时犹豫不决,他老是冲突的。

进入三元状态。3岁以后的小孩,或者不到三岁就有了意识,我为什么跟他不一样,为什么我跟小红长得不一样,为什么我有小鸡鸡,她没有。这是最初体的问题,然后就提第二类的问题,要爸爸有什么用?这人多余。

母亲与孩子因为母婴连接(marther byby)使得母亲与孩子有天然的亲和力,他把很多情感投入到母亲身上,不管男孩和女孩都是一样的。男孩投入到母亲身上以后,到了性蕾期,他意识到自己是男孩以后,他可以把最初级和原始的具有性意味的情感也投入到母亲身上。女孩也是这样,当她意识到自己是女孩时,她不光母亲和女儿的连接,也把性意味当作对象投入,突然发现不对,

在这时突然转向父亲。就跟父亲接近,接近一段时间,又不对了,有的没有上升到意识层,或者在潜意识中,有的根本没有上升到行为,就没有外显,在座的各位都曾经是小男孩小女孩,可能根本就没有感觉,可能仅仅在心里有被撩拨一下的感觉,没有特明确的回忆和印象。甚至可能奇怪,我可没有这想法。

其实在性发展阶段理论提出来,每一个人都在3~7岁这期间某一个时间,男孩都想娶自己的母亲做太太,女孩想嫁给自己的父亲做太太。这就叫恋父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伊拉克莱特情结。

之所以我们记忆不清,之所以对我们影响不大,(以男孩为例)因为当他有了性的观念,知道自己是一男孩,知道自己长大了以后要成为一个男人,而且要娶妻生子的时候,这样他就会把具有性意味的情感投入到母亲身上去。因为在这个小男孩活动的范围里,他所认识的女人中,只有一个最伟大、最美丽、最好的女人,就是他母亲。这小男孩就会把情感投入到他母亲身上,投入到母亲身上以后,在这一时期的小孩,大都或多或少的,或明确或模糊的看到过父母之间的性生活。

看到这以后就带了很大的事情,就是说,我甭想娶这女人了,她早嫁给别人了,嫁给了他父亲。这时小男孩心里突然出现一逆转,就说我也要像父亲那样做一个男人,将来长大了也娶一个像妈妈那样的人做女人。

但这里面又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父亲是个什么人,有没有这父亲,有这父亲是个什么样的父亲。所以有几种情况会导致男孩陷入俄狄浦斯情结里不能自拔,影响他以后的心理健康。对于这种男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母亲跟他分离,或者拉远距离。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是,母亲跟他连接的更紧密。

如果有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让他们两分离的更厉害的话,这个男孩还有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如果什么干扰因素都没有,让他俩仅仅贴在一起,这男孩必然将来精神疾病的患者。

在什么情况下这男孩深陷俄狄浦斯情结呢?就是父亲的形象是软弱的,是怯懦的,是粗暴的,是野蛮的,是丑陋的,或者父亲形象是远离的,或者是完全消失的。

在三元时期开始的时候,他的这个等腰三角形就缺一极,缺一角,这孩子即便想把情感分出一部分投入到父亲身上,也分不出去,只有紧紧跟母亲连接在一起。

如果父母虽然没离婚,但是老打架或感情淡漠或没有任何关系,对孩子的影响一点也不必单亲家庭小。两人关系遥远,逼着孩子重新做一个困难的选择,假如母亲老说父亲坏坏坏,孩子又特别听母亲的话,父亲的形象就变低了,儿子跟父亲的关系就出了一些问题了。父亲关系就远了,等腰三角形变锐角三角形了,孩子有一个很遥远的父亲,有一个很近的母亲,本来应该投入到父亲的情感,他也投入到母亲了。这叫过强的母子联系。

结果,这孩子没有办法模仿父亲做一个男人了,这孩子以后长大了呢?

如果一个有远见的母亲,母亲足够健康的话,或母亲经过青少年心理咨询,这母亲就应该把这孩子推给他父亲。不是说推出去不管,是让孩子充分跟他父亲交往,不是说去要钱要东西,而是有机会让他跟他父亲在一起,让这个母亲把孩子推远一点,你别老缠着你妈,别老粘着你妈,推的具体方法不是往外推,其实就是少管。

告诉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幼儿园都会自己的是自己做,这么大了自己想。但我们实际看到的不是这样,孩子自己都想独立了,妈妈还不让,这不行那不行,使劲去控制孩子。因为这妈妈想这孩子没爸爸了,我又当爹又当娘,把这孩子全管起来。

去年咨询的一个个案,离异的妇女,带着一个男孩子,都1米8多了,面部表情跟抽了筋扒了皮似的,整个脸蛋子往下嘟噜着,眼睛说形象一点,就跟死鱼眼一样,没有任何光芒。往那一坐。我(杨凤池)说你说呀,他说,说什么呀?你想说什么说什么?您让我怎么想呀?

我说,什麽原因找我来咨询?他说,我妈让我来的。你自己难道没有烦恼?我有烦恼呀。那你说说你的烦恼?那我待会出去问问我妈。

都上高中了,这么高个子,你看那身衣服,整个是一身名牌,阿迪达斯的衣服耐克的鞋,书包那什么我都说不出叫什么。但你看他母亲,花白的头发,穿一蓝布汗衫,穿一双布鞋,脸上全是皱纹,憔悴的。说您知道杨老师,我可是离异的。我说,离异怎么了?!这孩子问题就是我造成的。你说这观念,我一定要尽我的全力,省吃俭用让我这孩子不能感受到离异的痛苦,比人家双亲的一点都不能差,人家有什么,我就让他有什麽。这也是跟我说的时候好像她离婚犯了很大的错误,很大的罪行,很不对,这样一种神态来跟我说的。

实际上心理健康的秘诀也没有什么,就是顺其自然,我觉得森田疗法的这句话很好。你既然已经离婚了,就要承担离婚的后果,孩子也得承受离婚带来的痛苦,这就叫顺其自然。

如果离异的家庭的小孩,母亲带着他过单亲的生活,母亲能把孩子推得远,哪怕不能接近他父亲,这样也接近等边三角形。所以要把他推开。离异家庭的母亲跟孩子说的不是妈妈再辛苦、再难,也不让你受任何委屈,而是你是受人生欢迎的,尽管现在我跟你爸爸不在一起生活了,但你仍然有爸爸,你可以随时随地去找他,因为有出息的孩子不是爸爸妈妈培养出来的,是自己锻炼成长的,你不要想着让咱们家给你创造那些别人家孩子能享受到的那些东西,你要想拥有什么东西,就靠你自己创造你的未来。

母亲如果在单亲的家庭里,以一种老母鸡大方式哺育的话,就等于扼杀这孩子。所以好的母亲是在他刚生出来的时候,给以全身心的聚精会神的照顾,随着他成长,逐渐撤、撤、撤,由前台的演员,变成幕后的导演,最后变成场记,最后变成门口收票员,最后变成没有关系,这就是好母亲。不好的母亲是刚生出来的时候交给别人,然后长熟了拉到自己的身边,然后拿大量的奶水人家不需要的时候给人家猛往里挤、灌、吃,让他长出一副婴儿的胃、身体、皮肤,无法应对现实生活。

你看说棍棒出孝子,什麽道理,母亲拿棍棒打的时候,儿子感到被拒绝了,被推远了,被推远的孩子才有出息。所以我现在有一假设,不知对否,我个人的自由联想。未来中国的精英人物和社会栋梁人才,可能就出自于那些心理健康的双亲培养的孩子,心理健康的单亲的家庭的孩子,少数民族、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孩子,当然可能对社会的一些累赘也出自那些比较偏远、贫困单亲家庭里。但是只要这些地区的家长有健康的自我意识,有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这些孩子成才的可能性更大。

4. 潜伏期(6-12岁) 这时期孩子主要的兴趣就在培养满足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心,满足自己求知欲望,这成为孩子的主要的乐趣的来源。在潜伏期孩子暂时对性丧失了兴趣,从性上转移开了,这一时期男孩和男孩愿意在一起玩,女孩和女孩愿意在一起玩。等到青春期开始的时候,就第五个时期。

5. 生殖期(12以后) 12、3岁以后,女孩早一点,男孩晚一点,现在青春期发育期都有提前的倾向。教科书上说的大约女孩12、3岁,男孩13、4岁。生殖期开始,他们重新对性萌生了兴趣,从疏远到接近,然后亲密的交往,然后建立密切的关系。

从12岁开始,一直到人生的大部分的阶段,人的乐趣,人的性心理发展,人的快感获得主要通过性器官满足。前面说过口唇预期,肛门性欲期,性蕾期的时候建立起一种俄狄浦斯的关系,然后到生殖期,到生殖期以后,人的快感的来源主要就固定在生殖器。这是对大多数正常的人的性心理发育来讲的。其中,对于心理健康相当重要的三个时期就是口、肛和性蕾期。

是不是所有嫖娼的都按我们想象的嫖啊,不一定。有的人变着态呢。还有很多嫖娼的人是因为有性压抑,他认为通过嫖娼能解除性压抑,为什么扫黄屡禁不止……性关系很随便就没有性压抑呀?一个人很有可能同时嫖着娼被性压抑着。一个人可能结了婚但是性压抑着,一个人可能是又有老婆又有二奶又有小蜜,仍然被性压抑着。不知道大家理解这个意思没有,所谓的性压抑和没有性压抑,不能以有无性生活作为衡量标准。

如果一个人恋母情结极其严重,他就是娶一媳妇、再娶一妾、再娶三房、五房八姨太,他也是性压抑着呢。

所以要是这么来解释,有好多那种作风不正的人急需做心理咨询和治疗。作风不正特厉害的需要下大力气做心理治疗。

我今年寒假在昆明,就是在云南大学,马加爵的学校,给他们心理咨询的研究生班讲课,做自由联想,做梦的分析,有一个学员班的熟人,也坐在墙角那听,后来这人受到触动,他说他自由联想的内容,让我一分析,分析出一堆的情人和打胎来。很受触动,说没想到心理学有这种力量。下了课就找我,说你住哪个宾馆,我要找您,我这太痛苦了。

这人就是包了一个二奶,养了小蜜1,小蜜2,还有一老婆,等于在4个女人中间周旋,现在准备小蜜1、2和二奶都不要了,准备让小蜜3进来,这人职位不能说,云南省相当大规模一企业的领导人物。所以说这些人一有钱都干这事。不是一有钱都干这事,是一有钱还得有心理病态才能干这事。有好多人有钱、有权、有势,但他不一定干这事。一个社会现象单纯用社会学原理,用法律道德去解释,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

这人就是包了一个二奶,养了小蜜1,小蜜2,还有一老婆,等于在4个女人中间周旋,现在准备小蜜1、2和二奶都不要了,准备让小蜜3进来,这人职位不能说,云南省相当大规模一企业的领导人物。所以说这些人一有钱都干这事。不是一有钱都干这事,是一有钱还得有心理病态才能干这事。有好多人有钱、有权、有势,但他不一定干这事。一个社会现象单纯用社会学原理,用法律道德去解释,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

考察这个人的早年生活。你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他妈生了他以后,56天就上了班了,家在外地,又不能往外送,邻居一王大妈,这人挺不错的,还退休了,就把孩子给王大妈看着,王大妈看了2月,病了看不了了,后面还一张大妈,张大妈不能看了又给了赵大爷了,这小孩在口欲期和肛欲期这种走马灯似的这么换看的人,在客体关系理论来讲,早年客体关系混乱。早年客体关系混乱的小孩,他在跟某人建立起关系的同时,他内心里就预备着在过不了多久就不行了,我跟你打一阵交道,我觉得你特好,你就像母亲那么照顾我,我也像爱母亲那样爱你。建立起关系了,他就准备着

可能是人家把他弄走了,也可能人家没把他弄走,他找人家的毛病,跟你好的时候,他老看着好的东西,不好的预期来了,专门挑你的毛病。挑你毛病挑烦了,你攻击他,他就攻击你,两人就该分手了。其实一个好的夫妻是不是就没有吵闹,没有纠纷,没有冲突呀?

好的夫妻可以吵、可以闹,可以吵的很厉害,闹得很厉害,但谁也不能说离婚。有一个人说离婚对方就急了。对方一急,这说离婚的一方就后悔了。因为我刚才太生气了,所以说那句话了。为什么不能离婚?因为他早年经历里就有稳定的客体关系。咱俩吵是吵,闹是闹,但咱俩是两口子,这是变不了的。对早年客体关系混乱的人来说,咱俩一吵闹那就是一个重要的迹象,你看他要跟我分手了,我们关系不行了。准备着吧,不知哪一天就完了。为什么?

因为潜意识里有这样的历程,到一定时候被抛弃,到一定时候被抛弃。甚至有的人主动的打破这种关系,咱俩离婚吧,为什么?别等你说跟我离婚,我得先把你扔了。

这些人是很形象很生动的能说明很多。你要单纯说这人作风不正,太委屈人家了。人家也想找一个人好好过一辈子,就是人家潜意识中没有这样的蓝图而已。 

编辑推荐: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