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化收藏的心理趣味

有心理学家分析,人们为什么爱收藏?除了一些投资因素外,其实,收藏品往往反映出一个人心底的某种梦想,那些尚武的人收藏兵器。那些渴望了解整个世界的人收藏邮票,而那些心底羡慕着自己的生活和广阔的世界的人,则有可能会选择收藏“马”。“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风流倜傥,“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热血豪情,都是我们关于马的情结。同样一匹马,在不同人的心中,其实有着不同的感情寄托。现实生活中,在家里养几匹纯种良马,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不过,收藏一些有关马的“马具”和“马造型”制品,同样可以把心中对于马的喜爱,在现实生活中,投射出一点情趣来。

春风得意马蹄疾——马文化收藏的装饰趣味

收藏,其实就像在谈恋爱,最初的收藏就像最年少的初恋,知好色而幕少艾。对于马文化收藏者来说,对那些马文化制品的“美感”的喜爱,往往是收藏的最初动机,和最初级的入门层次。这些收藏也最容易融入到生活中,给收藏者的生活增加许多情趣。比如,在客厅里面弄张红木桌子,上面放一个旧款马鞍,整个房间立刻就增添了一种活力的感觉。或者,在书房里面挂上一幅“八骏图”,人文气息和吉祥意味立刻充盈起来。

不过,这种装饰性的美感,也是需要一些协调性的,否则未免显得杂乱而缺少品味,比如,如果你把一套欧洲风格的精细马具和粗狂的牛仔帽放在一起,就会显得缺少品味和修养。而且,马文化的收藏,因为涵盖全球各个国家的不同生活习惯,所以藏品极其庞杂,这时,对于收藏品的装饰性要求就很高了,一旦搭配不当,不仅让其他喜欢马的行家笑话,而且也不容易形成单项收藏的规模。所以,最初开始进行马文化收藏的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有体系的定向选择一个审美情趣的收藏方向,这样,技能把一个领域内的藏品收藏的广泛些,又能在居家装饰上,形成一种风格的美感,赏心悦目。

喜欢美国西部牛仔风格的,到了周末,约上三五个朋友,看着牛仔风格的家,弄点威士忌或者郎姆酒,如果再搭配上美国乡村音乐,可以有着仿佛天地置换,到了西部时代酒吧的气氛。而喜欢精细华丽风格有点小资生活情趣的朋友,选择马具和马造型藏品收藏范围的时候,则比较适合收藏欧洲制造的相关物品,欧洲的马文化起源古时的骑士制度,中世纪的古罗马、古希腊骑士精神蔚然成风,成为欧洲贵族们追求的时尚,其考究的马具装束,都以华丽为美,造型情调上有欧洲风格的精致,瓷器的和银器的马造型,摆放在家里,那种精致的美感,让人迷失。另外还有其他一些风格的选择,比如蒙古等游牧民族的相关马具和马造型物品,往往有着一种自然的气息。亚洲其他小国家的马造型物件,是那些喜欢南亚

风情的人可以选择的装饰品,另外有一种神秘的气息。至于造型优美,文化气息浓郁,体系庞博的马文化收藏,当然还是我们中国历代的马造型制品收藏了。

长安古道马迟迟——马文化收藏的把玩乐趣

收藏在视觉审美的基础上,再提升一个层次,就是文化情趣的把玩。对于国内的大多数藏家来说,中国5000年的浩瀚文明,同样在那些伴着国人金戈铁马的马文化用品上,潜藏着许多时代的气息,当你把玩一件中国古代的马造型器物的时候,那个时代的审美观在你的掌上流动,那个时代的气息,仿佛在你眼中闪烁,文明搭乘在物件身上,仿佛穿越千年,你可以看尽时空的片断。而那可能仅仅是一匹陶土烧纸的小马,但是它的腰身肥瘦,马腿是奔腾还是安静,都有着不同时代的审美情趣印记。

这种文化情趣的把玩,既是收藏的乐趣之一,也是鉴定一件收藏品的价值的依据,马是人类最早驯服的动物之一,也是机器化之前,人类最值得依赖的动物,马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决定了马的相关造型物品及其多。关于马造型的许多技术和审美,都显示着当时的人类工艺技术,更多显示着不同时代的人们的生活情趣。虽然关于马的壁画、马的雕刻、马的浮雕、马陶俑,马青铜器,马玉器等等艺术品种类繁多。但是要在众多地摊或者藏家手中分清那些马制品的年代,其实还是有诀窍的。那就是,根据中国文化对于马形器物的审美发展规律来分析。比如,当你拿到一件马造型藏品,价钱大概几千块,你看到马的身上有许多装饰图案,比如蜜蜂,马背上还有只猴子!那么可以初步确定,这是一件明清时期的马造型制品,这个时代,天下太平,马的战斗性和娱乐性均融合于各种变形图案中,使之寓意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加绘蜜蜂、猴于马背之上,寓意是马上封(蜂)侯(猴)。只要不是赝品,几千块还算值得。

如果,这马的造型是在跳舞或者是有人骑在马上玩马球,那么,这马形器物的制造年代就可以再往前推,因为就审美观来说,唐以后至宋辽金元时期的马形器物,主要是表现马在人们生活中的娱乐性,造型比较生活化,审美在于材质和手工上,而不是在图案和寓意上。那么恭喜你,能弄到这个时期的瓷器马匹的话,那么几千块就很划算了!

当然,最惊人的还是,如果那匹马是一匹英姿飒爽的战马,材质又古朴,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战国至唐代初期的马形器物,这一时期马形器物主要表现的是马的战斗性,随着马在军队中战斗性的增强,马之强弱成为一个军队战斗力强弱的象征,从霍去病之墓马踏匈奴到唐太宗的昭陵六骏,从汉陶马到唐三彩马,表现的都是马的英姿飒爽及马在战斗中威武雄壮的神态。如果几千块弄到这个时期的马形器物,简直就可以纵马狂欢了!

当然,这些基本的审美把玩,只是马形器物收藏的入门常识而已,更多的经验,还在于慢慢的摸索和研究。

白马饰金羁——马文化收藏点拨

作为一种收藏品,除了观赏性和把玩乐趣之外,对于升值空间的成长性,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马造型物品的收藏,因为在材质上与不同的收藏门类相叠合,其收藏价格相对有市价可寻,比如各代以马为主题的绘画、篆刻、唐三彩马等物品,都是有约定俗成的价钱的,随行就市,稳步上升。

在马具收藏方面,主要分为鞍具和挽具,鞍是鞍辔的统称,挽具则是指套在牲畜身上用以拉车的器具。每个民族国家根据习俗和当地情况的不同,马具的风格形式各异。马具大多数是金属制品,因此保存期比较长,各个时期的马具都会因为各种变动而流落在民间各处,单单就马镫来说,马镫的材质到底是铁是钢还是青铜或者黄铜,看似不起眼,却是关系到这马镫所属民族的文化进化水平,当然这种文化研究价值就决定了马具本身的价值。

古代马具,在文物收藏中还是一个冷门,而且其中的知识和行情还不成体系,一副旧的马鞍,好一点的,如今市面上的价值可能是几万元,相比于同一时期的其他文化制品,价格落差很大,潜藏的收藏价值非常大。只不过,要从那些散落在民间的各种物品中找出哪些是马具,在研究出这些马具的实际出处和年份,没有深厚的文物功底是不行的。

对于马文化的收藏,除了在升值方面的考虑,更多时候,还是一种男人情怀的寄托,这世界高楼大厦林立,空间压抑又封闭,哪个男人不曾梦想过能重新越马乌江,把满腔热血奔腾一次。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至少可以收藏一两匹“小马”在我们的视线中,期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爆 爆)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