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解读:为什么经济越差离婚越多?

事件回放:民政部门的数据显示,仅广东省的离婚率就一路走高,由2009年9.8%、2010年的10.4%,直至2011年的10.9%。2011年一季度,全国离婚率已冲高到14.6%,46.5万对夫妻劳燕分飞。

经济危机一来,婚姻危机也随之不可控制地产生,正如美国《时代》周刊的报道:“一股强大的离婚潮即将来临。”很多人都以为,越有钱就越容易离婚,认为外面的诱惑多了人就容易变心。这个我们可以理解。

但是,为什么经济越差,离婚越多?


一、你一开始就选错了人!

1、你知道在婚姻里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吗?

冲着房子结婚的不少,相亲结婚的也不少,裸婚闪婚的也不少。这没什么,个人选择而已。

但是,如果你只是看中这个人的挣钱能力,那就不要埋怨他没给你其他,特别是真爱。比如有些姑娘喜欢公务员,因为工作稳定经济小康,但是婚后又觉得公务员没有情调,对自己总是不冷不热。姑娘,结婚前你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不冷不热的公务员,婚后他依然是公务员,收入颇丰,而这时你又要求感情,这,是婚姻一开始你没有想到的。你的选择,从一开始就错了。因为你要的是感情啊。如果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那就好好想想。

2、你知道这个人,真的适合你吗?

一年不到的时间,但凭亲戚介绍或者周末的约会,你就能看透这个人是不是适合你吗?

一个人的本质,是不会轻易暴露的。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也就是这个人的内在。恋爱的时候,谁都会伪装,将最好的自己展现。就算你知道自己在家也会扣着脚丫玩电脑,在恋人家也许还会,但不会这么放肆。人与人之间,需要磨合期,何况是决定走一辈子的人。

如果对这些你都不清楚,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们有共同的生活目标吗?

2:和他(她)分享感觉与思想时,觉得安全吗?

3:他(她)是个值得敬佩,很特别的人吗?

4:他(她)如何对待其他人?

5:婚后是否希望改变这个人?

这些想好了,再步入婚姻也不迟。婚姻不是儿戏。两个人选择共同生活,就要对未来有着打算。


二、经济不好时,压力使得气氛紧张

1、连生存都不能保障,还谈什么感情?

当经济差了,夫妻俩人的生活,只是勉强够开销时,这每日精打细算的日子,谁会有好脸色过?

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如果买不起房子看不起病,吃饭不敢每顿吃肉,衣服只能买地摊,满脑子都是如何生存,这时候的生存压力,简直就是高压锅。这种日子,每个人都有过。而爆发出来时,也必定是场大战,不将这心中的憋屈全吐露不罢休。

2、失控的情绪,会伤人伤己

情绪是把双刃剑。有时候我们对着一个人发火,心里却在痛。

主流认为,情绪是情感的延伸。种种的烦躁,愤怒,憋屈,不甘,长期积累着,在小家庭中酿成不安的漩涡。累积的情绪如果因为某个导火索爆发,造成的伤害也许就弥补不了。很多夫妻就是因为某些时候,双方都情绪不稳,在气头上跑去民政局。其实,双方都冷静些,明白这是情绪不好造成的,而不是感情问题,好好商量。

缓解压力,有很多方法:

(1) 面对现实:现实生活是极其复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有所要求。但是这种要求应该建立在实际的、力所能及的基础上。认清现实,然后共度难关。

(2)宣泄法:宣泄法是一种将内心的压力排泄出去,以促使身心免受打击和破坏的方法,通过宣泄内心的郁闷、愤怒和悲痛,可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避免引起精神崩溃,恢复心理平衡。不过这种宣泄应该是合理的。简单的打打砸砸,吼吼叫叫,迁怒于人,找替罪羊(丈夫、妻子、孩子、同事),或发牢骚、说怪话等都是不可取的。

(3)注意转移:其原理是在大脑皮层产生一个新的兴奋中心,通过相互诱导、抵消或冲淡原来的优势兴奋中心(即原来的不良情绪中心)。当与人发生争吵时,马上离开这个环境,去打球或看电视;当悲伤、忧愁情绪发生时,先避开某种对象,不去想或遗忘掉,可以消忧解愁;在余怒未消时,可以通过运动、娱乐、散步等活动,使紧张情绪松弛下来;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可使情绪理到缓解。


三、掩饰下的价值观暴漏出来

1、恋爱时,浪漫遮掩了本质

就算是相亲,恋爱的时候也要玩些花样的。不说烛光晚餐或者海边烟花,这情调餐厅和惊喜小礼物总是有的。然后在这些甜蜜的约会氛围里,这个人你就晕乎乎的看不清了。这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俗语说,恋爱时两眼都睁着好好挑毛病,结婚后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容忍和接纳对方。但是很多人偏偏将顺序搞反了。恋爱的时候看对方什么都好,连他衣服皱乱都是不拘小节;婚后就各种看不惯,衣服从来都是邋里邋遢。这个,记得擦亮眼睛。从浪漫气氛里出来,看看对面那个人,真正的样子是什么。

2、原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这时才体会到

心理学是不说价值观这个词的。这其实是对社会及个人的认知。认知既是你对外界和自己的看法。我们笼统些就这么叫吧。当经济好时,很多问题就能解决。有句话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算问题。比如你想去看电影他想去酒吧,最后解决结果时两个人都让步,去博物馆。这个时候你们不会有问题。而如果两个人工资都少了一半,这时你想去做头发,而他觉得这钱宁愿吃掉,这肯定就是矛盾了。一个是追求美,一个追求实在。这种简单的就是价值观不同。小到吃什么大到买房生孩子,经济不好时你没有其他的选择方案,这时就是两个人在努力统一同样的认知。

当出现意见不和时,大多数夫妻会选择坐下来谈谈,深入了解对方。一种发现,这越来越不了解了,完全没办法接受这个陌生的人,最后分道扬镳;而一种会发现,这个人有着自己不了解的地方,而自己愿意接受这个全新的人。

不管是哪种后果,价值观这个问题,要么统一要么不能接受,不管是哪种后果,都能让你明白,在选择伴侣时,价值观是最重要的条件。


四、从富到穷的变化,我接受不了!

1、拒绝变化,其实就是缺乏安全感

有些呢,结婚的时候经济很好,后来衰落了,于是就不能接受。不是说不能接受经济差,而是不能接受变化。变化意味着什么?你的圈子不一样,你的生活条件不一样,你考虑事情的角度也开始不一样。当人面对未知时总会有一种恐惧感。这种变化使得未来不一样,于是开始焦虑。熟悉的环境给人安全感,一旦变化,那些缺乏安全感的人,就想要逃避。而这个时候如果有外界的刺激或矛盾,就会宁可破坏而不能接受。

2、无法掩饰的失落感,心理落差太大

基本上就是指现实的东西和想象或期望的东西不一样,会产生失望或失落的感觉,这就是心理落差。如果你本来是可以住豪宅开奔驰的,现在只能住平房挤公交,这显然,会心里失落。这种体会,就像年年都是班长,突然老师被调到其他班,自己被新老师任命为小值日长一样,少不得唏嘘哀哉。于是,过不下去了,不想再过这种日子,就必须逃离啊。叹。人心真的很脆弱。只有坚强的人才能坦然面对一切啊。


五、当离婚的成本变低,感情与利益相比微不足道

1、富人钻了空子,甩掉妻子

当然也有不少人从经济危机中看到了另一个契机:他们认为经济危机虽然让自己的财产急剧减少,但此时分手的成本也会大幅缩水。于是,乘着危机闹要恢复自由的富豪人数不断创下新高。2008年末,美国传媒大亨萨姆纳·雷石东的发言人宣布,雷石东将与第二任妻子葆拉正式婚姻破裂。当初,雷石东以25亿美元的代价从第一任妻子菲丽斯那里换得自由身,迎娶葆拉,这个纪录至今未被打破。时隔5年,葆拉只获得了500万美元的离婚补偿。

不管什么时候,这些富人都能看到利益,连婚姻破裂都变成划算的买卖,只能说,商人的本质是利益最大化。糟粕之妻,念在感情的份上给你分些小钱。趁着经济不好,好歹没那么亏!

2、穷人说,没了妻子,有房子就行

过去人们担心一旦离婚,彼此分到的财产会变少,便选择了凑合过。但房价的上涨与高位运行,保证了分开后能带来可观的收益。另一方面,高额信贷让人们不堪重负,于是便乘信贷危机烧身之前,赶紧逃离婚姻,以避免房产被没收。

前几日的偷拍妻子在家卖淫的离婚闹剧,明明男方在外出轨,却反将一军,使得女方只能拿到几万块而自己独霸房产和其他利益。这个做妻子的被背叛,又被丈夫出卖。只能说,这世道啊,为了钱,人真的是连旧情都不念。


六、新的社会关系,你准备好了吗?

结婚两年,基本上就可以考虑孩子了。于是一对对小夫妻,就要意识到,自己从两人世界,变成身边多了个拖油瓶。如果说,结婚才能跟以前一样泡吧逍遥,婚后,可是必须担起这个生活的重担。女人们需要为孩子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扔掉娇气去给孩子换洗尿布和各种繁琐照顾;男人们不能在外潇洒请客,一想到奶粉钱就不敢再找哥们去喝点小酒。

没有完全准备好的爸爸妈妈们,因为这小朋友的到来,会发生多少矛盾。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当有小孩,就必须转换你的社会角色。而这个转换的过程,必然又带来变动。没有预料到怀孕到生子及小孩成长这一块的,必定会无法适应。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在怀孕期及小孩刚出生这段时间想离婚,因为没有适应新的社会关系。

婚姻不是儿戏。为什么有拆不散的夫妻?因为他们选对了人,自己也有着坚强的心。见过在一起拾荒的老头子老太太吗?婚姻誓词说:无论疾病、困苦,无论快乐、幸福,我们将一同承担,终生不渝。问问自己,真的能做到吗?否则,还是想清楚了再结婚吧。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心灵咖啡网和本文出处。

编辑推荐:

测试推荐: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