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车文化”:班车社交应注意什么?

私家车越来越多、城市越来越大,几个人拼车、坐班车或者搭同事顺风车上下班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可共同呆在封闭、狭小空间里的一两个小时,该说什么、做什么呢?

“同车文化”应运而生

所谓“同车文化”,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狭小空间、几个小时之内发生的各种人际往来,也有人把它称做“班车社交”。最近,大家对这一现象讨论得非常热烈,有人表示很享受这种场合,既能拉近自己和同事的关系,又能获得不少有效信息;还有人则表示担忧,觉得自己不擅言谈,只能尴尬地听别人大说特说;另有一些人甚至感到焦虑,因为自己在车上经常会遇到上司,不知道如何是好。

“班车社交”注意什么

相比于严肃的办公室,一起乘车其实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时间。上班路上说几句话提提神,回家路上开个玩笑解解乏,不失为一种促进人际沟通的好方法。可如果口无遮拦,随意讨论个人隐私、“八卦”,或者职务调动等比较敏感的话题,则有可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同乘一车是为了大家都方便,首先心态不妨轻松些,互相打招呼、问个好,太顾虑职位尊卑等问题,反而容易把气氛变紧张。此外,最好聊一些家常和大众话题,如体育比赛、当红影视剧等,尽量避免踩到收入、职位竞争、同事情感纠纷等“雷区”。最后,刚拼车的“新人”,可以礼貌一些、热情一些,提前准备一些小笑话、新鲜话题等,帮自己“破冰”,早点融入团体。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