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因为事情较多,起了个大早,却磨磨蹭蹭很晚才急着出门。一路上,偏偏连着遇到都是红灯。心里顿生抱怨:倒霉,为什么今天遇到的都是红灯?
为什么?我真的想要一个答案吗?其实不然,只是这样抱怨一下可以缓解一下焦虑。旋即也让我想到,如果我真的需要一个答案,那么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答案:
“为什么今天遇到的都是红灯?”
因为今天遇到的都是红灯!这就是答案。
心理咨询中,咨询师最常见的就是来访者的诸多“为什么?”――为什么我对他这么好?他还是要在外边有女人?为什么我不如别人那么幸运,那么优秀?为什么你要这么对待我?为什么?……为什么?……
问题即答案。
为什么你对老公这么好,老公还是要找别的女人?答案是:因为你对老公“太好了”,所以,他找了对他“不那么好”的女人。
我对老公好难得也是错的吗?――那就来看看你说的“好”是怎样的好?为什么这样的“好”,老公无福消受反而是跑到了对他没这么好的女人那里去?
在很多婚姻出了类似问题的个案身上,我们常常发现,这种所谓的“好”,有好几种,一种叫做“溺爱”,完全在婚姻中丧失了妻子或丈夫的位置,而把伴侣当作孩子一样宠爱或无边界地忍让,最后忍让和溺爱的结果是失去了伴侣对自己应有的尊重和爱,甚至把伴侣“推进”了别人的怀里。
还有一种“好”,实际上是一种对伴侣的控制,这种控制有的是很明显的强势的操控,比如伴侣的一举一动都要管,都要完全满足自己的心愿;有的是非常巧妙地控制,通过讨好迎合的方式操控对方,表现为无微不至地照顾对方,满足对方,以自我牺牲的方式唤起对方的内疚感――用这种内疚感让对方永远感激自己,这样的“好“,当然会让伴侣不舒服,感到被操控而想逃离。
很多来访者的诸多为什么,其实她未必真的想要找到一个答案,因为她未必愿意改变自己与伴侣相处的方式,她只是借助这个问题,抱怨对方,把一切责任推到对方身上,缓解自己在婚姻困境中的焦虑罢了。所以,当一个在婚姻困境中喋喋不休抱怨对方过失的个案,其实是还没有做好在心理上真正改变和改善婚姻的准备,她还继续要在困难的婚姻关系中,做一个受害的祥林嫂。
如果我们能够发现,每一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答案的话,就会明白,我们能够制造问题,自然就能够消除问题。假如一个问题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而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一个“所谓问题”,那么,经由我们自己,而不必去外面或别人身上去寻找什么答案。只要我们把自己弄明白了,也就明白那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自然问题也就不战自败了。
比如,问题:为什么别人都比我优秀?答案是:因为别人都比我优秀!
“别人都比我优秀”,这个问题本来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或者说这个问题本身在逻辑上就是不客观的(因为就算你再差劲,也总还是有你比一些人优秀的地方,所谓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如果你明白:很多人都比你优秀的话,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什么问题。
如果你感到不舒服,这也不是什么问题。如果你想改变这个局面或者不舒服的感觉,这本身也不是什么问题。真正的问题根本就没有,你是在通过把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很多人比你优秀)通过抱怨的方式,拒绝或抗拒这个客观现实,并且就倒在这个你自己制造出来的“所谓问题”上,不去面对,也不去行动和改变,这才是真正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就是你本人!
你才是问题!问题从来都不是问题!比如本文开头说的,当我出门晚了,我不去接受连遇红灯的客观事实,也不去面对自己出门晚了的客观事实――磨磨蹭蹭、出门晚了、连遇红灯、焦虑不安、甚至抱怨,这些统统都不是问题,我才是问题,因为,我不愿意去接受这些客观上是很正常很真实的事实。
当一个人成为问题时,他的生活处处也就都是问题了。
你明白你自己怎么就变成了一个问题了吗?
你,既是问题本身,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最完美的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