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当网李国庆与“大摩女”对骂,到麦当劳抄袭门,到小米手机与360的对骂。小米手机的雷军和奇虎360的周鸿祎为此公然“微博对骂”,引来不少围观。另一个角度看,两个拥有约300万粉丝级别的“大佬”对骂,无疑也是对自己新品手机的一个巨大营销机会。
微博的兴起,更加即时性的信息平台,随之,网络对骂变成了一种新型的网络营销手段。网络对骂,只要你成功的掌握其节奏,引导舆论导向,引发媒体关注,必然会达到一个营销的目的。微博对骂,或者网络对骂之所以成为一种很受欢迎的营销手段,除了它是因为这种营销方式成本很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之外,更多的是因为能够引起广大的消费者的关注,并在此过程中迎合了消费者心理以及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个人的互掐,到群体的对骂
——名人效应加逆反心理
什么样的微博对骂,能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首要条件就是对骂的两个必须是名人。无论是当当李国庆,还是小米手机雷军,还是奇虎360周鸿祎都是商界名人。名人,本身就意味着他就是一个品牌。名人效应,本身就是一种品牌效应,它可以带动人群,它的效应可以如同疯狂的追星族那么强大。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给大学心理系学生讲课时,向学生介绍说聘请到举世闻名的化学家。然后这位化学家说,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气味,但对人体无害。在这里只是想测一下大家的嗅觉。接着打开瓶盖,过了一会儿,他要求闻到气味的同学举手,不少同学举了手,其实这只瓶子里只不过是蒸馏水,"化学家"是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
这种由于接受名人的暗示所产生的信服和盲从现象被称为名人效应。名人效应的产生依赖于名人的权威和知名度。不说其他的,两个名人在微博上公然开骂,本身就是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想不引起人关注都难。单纯的只是两个人在微博上对骂,也许还达不到营销的效果,但是如果最终成为两大粉丝群的对打,效果就不同凡响。为何原本只是两个人的对骂,最后会演变成两大群体的对骂。其实,中间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都有逆反心理。
每个人都有逆反心理,都有本能的防范心理。当我们平时消费的商品遭遇到别人的批评或者攻击的时候,我们本能就会去反驳。逆反心理也和人的自我表现欲望有关,如果别人反对你的意义,也许就表明别人的见解更高一筹,所以,你自然而然会去反驳。对骂,也就由此产生。
你骂我骂,大家都骂!
——羊群心理
心理学上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游客看见草原上有一群羊,他很奇怪它们都往一个方向走,于是,他走上前去询问一头羊:“你们干嘛都往这边走?”那头羊说:“大家都往这个方向走,所有我也往这个方向走。”游客挡住另外一头羊说:“你干嘛往这个方向走啊?”这头羊也说:“所有的羊都往这个方向走,你也往这个方向走吧!”这就是著名的“羊群理论”了。
网络对骂,演变成群体的对骂,在一定程度上,有羊群效应的作用在里面。每个消费者对自己喜欢热衷的品牌都有自己的理解,当遭遇“志同道合者”和“志不同不相为谋者”正在激烈的争辩时,好像大家都在做这样一件事情,自然而然,也许,你就会跟着他们,表达你的观点和态度。不知觉中,你就成为了“群战”的一员了。
你为什么会参与网络对骂 ?
——人都有表现欲望的本能!
每个人都有他人面前展现自己的心理,每个人都想获得关注。微博对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自我展现的舞台。通过在于别人争辩争论中,你会展示出你的各种才能,也会因此而获得很多的支持者或者反驳者,但,这都是一种关注,都可以满足的表现欲望。
对骂的人多了,关注度自然有了。当网络对骂变成一种营销手段,也就把自身的品牌效应摆到了大众的眼前,如何把握好网络对骂的巧与度,这也许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