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让国人最没安全感的是什么?

“安全感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拥有一种稳定的不害怕的感觉。”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说。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则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是生存的基础。婴儿渴求母亲的怀抱、孩子渴望父母的表扬、中年希望蒸蒸日上的事业、老人梦想儿孙绕膝的生活……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寻找安全感的过程。缺乏安全感的人,常会感到自身受到威胁,觉得世界不公平,进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2010年搜狐网一项有关国人安全感的深度调查显示,高达96%的网友认为自己没有安全感。近期,心灵咖啡网调查了网友们最缺乏安全感的事件是什么,得到如下结果。

 

从图中可以看出让人最没安全感的4大件事,依次如下:

食品安全。“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奶粉里,又知道了三聚氰胺……”这则广为流传的顺口溜,透出了人们对目前食品领域最大的担忧。

爱情安全。“小三现象”,“一夜情现象”已经成为对婚姻安全的重要威胁。社会对此的宽容度正在增加,传统的婚姻观念正在受到考验,吓得很多人在婚姻殿堂前踟蹰不前,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相信爱情。

事业安全。“前程无忧”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67%的职场人经常会产生不安全感,21%的人偶尔会有不安全感,仅有2%的职场人毫无不安全感。对于老员工而言,“没有发展前景”、“办公室政治”都是影响安全感的重要原因;对于职场新人来说,“难以融入团队”是令他们不安的最大困扰。

住房安全。“不是一定要嫁个有钱人,但是起码要能保障生活质量”……房子、车子、爱情,对于多数仍在理想道路上奋斗的人来说,虽然不能说是奢侈品,但至少还有些遥远。

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认为,缺乏安全感,说到底,是因为无法预知和掌控会发生什么,所以会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想法。现代人缺乏安全感,主要有5个原因:

生活成本高。飙升的房价、物价等,带给人们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好不容易买了房子车子,有了暂时稳定的收入,可贷款带来的经济压力,同样会引起强烈的不安全感。

竞争激烈。现代人随时都努力超越别人,恐惧被人超越,在只能胜利的职场,没有人会有十足的安全感。所以我们努力的获得各种成就,但是成就越大就越害怕哪一天失败了,是否既得的一切也将不复存在。

内心孤独。先进的社交生活手段,人口的频繁移动,让现代人有了更大的社交圈子,同时每段关系的深度和长度却大大降低,靠谱的朋友越来越少。

不知足、爱比较。20年前,人们对安全感的渴求可能还仅限吃饱穿暖,可现在,有了小房子,眼馋别人的大房子;有了工作,想换更好的……什么都是“别人的好”,导致心里总是七上八下。

缺乏信念。在经过20多年冲刺般的财富赛跑后,一些人除了赚钱,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缺乏信念与理想,使内心难以找到平衡,变得越来越彷徨、迷茫、不安全。

找不到归属感。很多人都是背井离乡在异地工作生活,没有固定的居所又没有亲人在旁,一旦生活中出现波澜和挫折,很容易感到孤独,引发不安全感。

如何加强安全感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丛中教授表示,适度的不安全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外部世界的危险,做出适当的反应。可过度缺乏安全感,则容易走入误区,导致不恰当的行为。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要想保证人们的社会安全感,需要从加强物质保障和树立公众信任度开始;而对于个人来说,则需要学会在不安中淡然前行。试试下面的方法,也许能让你的内心更安定。

少点欲望。我们可以从简化生活开始,削减不必要的开支,降低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让自己不去关注名利等需求,而是充分享受内心的安全体验。

灵活处世。如果总是用固定的方式来应对世界,当面对陌生的环境、新的生活变化时,很容易无所适从,进而被打垮。因此,积累更多的心理经验和应对模式,可减少恐惧感。

多交朋友。好的人际关系能给我们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持与满足,也能在困难的时候帮到我们。最好的保险不是存款而是有几个真心实意的好朋友。同时,研究表明,助人行为可以显著的改善焦虑情绪。

别太挑剔。不可否认,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让我们担心的事情,但是如果过于渲染这种担心,就会成为心理负担,束缚手脚。对于生活,最好不要过分挑剔。

找些“帮手”。女性和老人更容易产生不安全感。英国心理学家建议,这类人可以随身带个手提包,给自己一份踏实感。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