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生自杀:HARD模式下的生存

 

15日,北京大学数学系一名刚刚入学3个星期的大一新生在宿舍中上吊,被室友发现,经抢救恢复心跳,目前脑功能严重受损,仍旧昏迷中。

数学成绩优秀,高中时获两枚国家级数学比赛铜牌的北大学生,难道只是因为数学题不会做就选择了自杀么?很多人认为,他经不起任何挫折。但这是浅显的外在描述,问题的根源,是他还以高中时的那个自我来认同自己,在心理上还固执地期望周围的世界像高中时那样对待自己,一旦不是,就感觉到自我价值遭到了彻底的否定,在心理上陷入灭顶之灾。在生活中遇到的突发事件只会是导火索,真正的原因还在心理的更深层。

新生入校时是心理失衡期,这是人生的一个巨大转折。对于心理结构来说,是一个考验。它“逻辑地”要求你们在心理上成长,强大新的自我。如果连怎样做人,怎样解决面临的挫折都不会,这真是一个成熟的人的表现么?

在我们的成长路上,可能都会遇到无法接受的打击,它甚至可以在瞬间摧毁一个人的意志,令人成为丧失思考能力的躯壳,如果事实本是如此具有毁灭性,我们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调试;而如果“事实”是依据我们主观的判断,譬如“我觉得这就应该是这样的”等偏执的想法,当真相摆在面前的时候可能更令他无法接受,甚至感受到背叛、谎言、不信任的错综复杂的感情,选择终了此生等。

我们都不是铁人,我们也很容易受伤。我们会哭会痛,我们想要哪怕轻松一点的生活。无奈这是HARD模式,如何锻炼自己成为一个由内而外强大的人才是笑到最后的答案。学习知识固然重要,毕竟这是我们以后安身立命的基础,然而懂得了如何做人才是我们一生的功课,如何去爱,如何去恨,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如何坚持自己的理想。人生没有S/L,当你遇到难解的心理困惑时,请考虑寻找一位适合自己的咨询师或朋友,而不是一切交由自己来承担。你的生命比你想象中的要珍贵,而你的困惑也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轻巧。,用自己作为人的生命开始思考,用自己生命感受开始体验生活,感受世界,不以人的毁誉而判定自己的价值与意义,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本文原创版权归心灵咖啡()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