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情绪的表现
情绪是一种能量,是像热能,电能一样需要四处扩散的能量。情绪强度不一样,个体表现就会有程度上的差别。随着情绪强度的不同,会在行为上,心理上,生理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同样是高兴:
微微的开心:身体肌肉放松;
愉悦:微笑;
开心:大笑;
兴奋:手舞足蹈;不受控制的笑,例如恋爱中的男女,笑的合不上嘴;
非常兴奋:像小燕子一样,见谁跟谁说;浑身哆嗦,发抖;
极其兴奋:晕过去。如范进中举;
兴奋过度:笑死。在牛皋和金兀术打仗的时候,牛皋当场笑死。
同样,负面情绪也是一样的。不过由于负面情绪是一种伤害造成的体验,所以其情绪表现不是自己受伤害,就是伤害别人。因此不受大家喜欢。
下面我们说一下负面情绪的各种表现,以及情绪强度的不同所造成的行为表现上的差别。
在心理学上,情绪的扩散方向有以下几种:
情绪的表现方式
一:表情
愤怒会咬牙;爱的时候会放大瞳孔;厌烦的时候会撇嘴。长期的相同的表情,会在面部留下痕迹,形成特有的面相。这个可以作为性格分析的一个切入点。
除了中国的一些算命先生会看相之外——相由心生;在美国中情局都有专门做面相分析,表情分析的专家。
如果想年轻健美,除了要美容外,还要注意心情。长期不快乐的人,眉毛会下耷;长期生气的人,面部肌肉会僵硬;容易急躁的人,眉心容易发皱等。现在美容技术那么好了,为什么一个人的年龄还是很好区分呢,这个就是因为表情的不同造成的,第一点就是肌肉变硬了。
二:感觉
A:情绪可以让感觉变得敏感。一个响声引起注意,我们把视线转向它;很大的声音引起恐惧,我们会瞪大眼睛,竖起耳朵,全神贯注,精力集中;如果是非常恐惧,会引起感觉的过度敏感,例如风声鹤唳,例如偏执。
强迫症,疑病,都是紧张造成的。在小的时候,我们就经常会这样过度紧张。例如流了一点血,我们会害怕,是不是会死啊。学医的人,在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会经常怀疑自己哪里是不是坏掉了。刚刚看完恐怖片的人,会怀疑背后有妖怪跟着,老是感觉后脑勺有凉风。
只不过,大家认为是自己吓自己。而有些紧张过度的人,会分不清是真还是假的了罢了。妖怪大家都知道是没有的,但是坏人总是有的。有些人因为紧张害怕,老是想着别人在害他,就像风声鹤唳一样。焦虑的时候,有人会觉得老是饿,暴饮暴食。
B:情绪还可以隔离感觉。比如坚强的意志,会屏蔽感觉的刺激强度。关公刮骨疗毒就是这么回事。
在生气的时候,有的人会锤墙砸物,双手鲜血淋漓的,都不觉得疼。饭也不想吃了,气饱了,呵呵。还会有幻听幻视。佛洛依德用精神分析给一个女教师治疗过,她就是发生了情绪的嗅觉化。她的鼻子嗅觉不灵了,还总是能闻到尼古丁的气味。
三:肌肉
情绪动力向肌肉方向的扩散,是情绪最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情绪反映了人的需要,肌肉的运动,是人主要的满足需要的方式。需要满足了,情绪的兴奋性就解除了。如爱抚,辱骂,殴打,躲避等。
人的情绪动力,是在一定程度上受自我意志的调节和控制的。例如恐惧的时候,可以逃跑,也可以反抗,这个可以由自己的意志调节。但是在情绪过强的时候,会歇斯底里,会失控的,此时的肌肉运动是不受控制的。
例如在气愤的时候,
一点气愤,让人的肌肉发紧,是很有力量的;很气愤,人的肌肉就有些兴奋了,会有些发抖;再气愤一些,人的肌肉就不受控制了,头也会发晕,失去理智;再气愤一些,就是刻板性的动作,老是重复一个动作。比如在看一些影视作品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人因为太害怕,而不停的用同一个动作来攻击对方。《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石晶和男友遇见一个杀人犯,石晶就抓住那人的头不停的往地上磕。
再气愤一些,心恐怕就垮了,人的动作会完全失去控制,成为一种发泄性动作,捶胸顿足,四肢挥舞;再气愤一些,有的会四肢完全瘫软,例如吓的尿裤子了,例如二战时期美国大兵吓的四肢瘫痪了;有的会四肢僵硬,在一些影视剧里,有些被陷害的人临死前,激动地指着伤害他的人,却什么都做不出来了——肌肉太紧张了。
儿童孤独症的刻板动作,可能是由于智力发育问题造成的——快乐方式简单,不太会新花样。比如成人,有的人就喜欢跑步,而且是长跑,他跑完后就感觉心里有种微微的愉悦。这个跑步的动作,其实也很刻板的。
某些精神病的刻板动作,一个可能是情绪强度过大造成的,一个可能是情绪把思维冲垮了,造成幼稚。
四:躯体
压力会导致背疼,肩膀疼。内脏也会因为情绪而损伤。中医说,过喜伤心,暴怒伤肝。高血压和压力是有关的。压力最后可以造成血管硬化。气愤会导致头疼,头晕。
五:思维
情绪对思维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信息的判断会有影响
比如草木皆兵,比如偏执型人格障碍。
在通常,大家如果喜欢一个人,听见它的名字,看见它的背影,见到它去过的地方,用过的物品,心里都有一种柔柔的感觉。有的人会无聊到叠一千个千纸鹤,无聊到用几个月织毛衣。之所以大家不觉得变态,还觉得感动,是因为它是爱的表示,我们喜欢。
只不过是反过来,变成了负面情绪,我们害怕恐惧,谨小慎微,就惹人讨厌了,呵呵。
二是对语言的表达会有影响
例如说话速度加快,语无伦次,或者说话没有逻辑性了,跳跃性很强。这个是由于情绪过度强烈,思维过程加快,而对语词运用的高度概括造成的。比如极度愤怒的,被自己人害死的人,用手指着害他的人说:你,你,她,她————。然后就气绝身亡了。
这个精神病人中也有表现。精神病人的语言表达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思维跳跃过快——特别灵活;二是用词象征性特别强——特别艺术。
无论是否有病,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他们所说的话与话之间,是一定有联系的,是一定有他独特的含义的,只不过我们不太理解罢了。
有人会把精神病和天才相比。有些特别聪明的人,思维也是特别快。比如领导想到的事情,领导在看电影的时候突然有了个业务开展的新思路,下面的员工能跟得上的最多一两个吧。因为领导不仅能快,还能慢,而且知道思路慢的员工在想什么,所以他是领导。
而精神病成了精神病,牛顿一辈子没结婚,布鲁诺被烧死。看吧,天才和精神病的区别,一个是是否具有灵活性,能否收放自如;一个是是否对社会有贡献。有人会把精神病人和艺术家相比,我觉得他们之间的区别是:能否和普通人继续交往。
例如一个人一年四季都带着个红帽子,说是戴帽子是红色的,那么他的思想就会又红又专了。这个如果在艺术表现上,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啊:在衣服上印一些文字,一些明星头像,其意思也是为了仿同,其目的和表现方式和戴红帽子没有什么区别。之所以红帽子被判定为精神病,是因为他没法和其他人交流了,他的世界和他人不交叉了。而且,他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果他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我们就会把他判断为一个掩埋的天才也说不定。
犀利哥在没出名前,不知道多少人骂过他精神病吧?!
三是对思维活动本身有影响
例如极度兴奋。抑郁,愤怒引起的反复的想象,回忆,一个念头老是环绕。比如祥林嫂。
在我们伤心的时候,其实也是一样的,老是想说说,想给朋友说说,想给家人说说。
我们会陷入思维中,进行反复的想象,会不自觉的自言自语。我们听不见周围环境的一些声响,有的时候别人大声的喊我们也听不见。再严重一些,我们会完全听不见别人说什么,会忘了自己的名字。当我们认真学习的时候,也会屏蔽其他信息的摄入。
还有紧张引起的强迫性思维,头痛,失眠。还会有一些美好或者忧伤的想象。高中的时候,我就喜欢写爱情小说,这个也是情绪的一个表达方式。这种激烈的思维活动,有时会把自己想象中的感觉体验加深,把自己的想象当成真实的。当我们陷入思维一直出不来时,慢慢的就会发生病理性的变化,大脑就坏了。
四是思维活动的象征化
这个在文艺中体现较多。情绪体验一致的,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比如蠢人和猪是通用的。
这个在精神病人中体现的较为明显。他会用特殊的符号来表示一种感觉,他会造字,会画特殊的符号。对他来说,都是表示着特殊的含义的,只不过大家不愿意理解罢了。
有些艺术家,搞了一些有他自己独特含义的东西,会很郁闷大家怎么看不懂呢,为什么别人那么没有品位呢?其实艺术本身就是自己的,为什么要别人理解呢?想想自己的心里,到底是想要什么吧!
在一个儿童剧里,一个女孩和她妈妈有个特殊的约定,开心的时候就拽着耳朵装小兔子,每当她们两个有这个动作的时候,就特别的感动。这个可以称之为行为艺术了。可是小女孩就不需要别人理解这个动作。因此艺术家不是在表现艺术,而是另有所图啊。
情绪是思考的动力,我们还会进行和情绪刺激有关的想象和思考,一方面来指导行为来满足情绪的需要,一方面我们有一些天然的防御机制进行自我调节。
情绪的调节有几种方式:压抑,否认,升华,分离,投射等。其中有些是我们的身体自己的作用,有些是我们自己可以操控的策略。比如否认,这个应该是我们身体自己的作用,而不是我们能控制的策略。一个妇女的心爱的孩子除了车祸死亡了,她一直都不肯承认这件事实,吃饭睡觉都仍然照常。这个否认作用,妇女自己是没有觉察的,她自己就是觉得孩子没有死亡。
五:情绪的防御机制
一般让我们不爽的情绪有悲伤和恐惧类两种。这两种情绪我们通常的做法都有:
悲伤一般是我们失去了什么东西。我们可以说它是酸的,不好的;它不重要,无足轻重,不值得悲伤,以后还会有的。比如失恋了,或者被甩的时候,我们会攻击对方的不足之处,你也不过如此。呵呵。或者想,我还有爸爸妈妈要养,还有工作要做,我还有很多快乐的事情呢,失去了她没什么。或者想,天涯何处无芳草。
恐惧呢,是由于我们受到了攻击。这个我们可以想象,它不怎么样,没什么可害怕的,就是降低对方的实力。还可以想,我自己很厉害,我曾经摆平过很多了,这次不算什么。或者拖延,不用害怕,还有好几天才考试呢;或者降低事件的分量,不是大事,发生了就发生吧,几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或者提升自己面对的勇气,发生了就发生吧,我承受等。
有的时候,本来是一项策略,但是后来自己也相信了。比如投射,就像狼怪小羊羔弄脏了河水一样。本来狼是一项策略,因为害怕社会压力,所以说小羊羔坏,自己吃它是为民除害。到了后来,这种社会压力作用于人的思维系统,致使狼自己也相信了,小羊羔确实弄脏了河水。投射就是这么回事。
六:情绪系统本身也要承受一部分
这个形成了我们的情绪记忆,对日后的行为有指导作用。如果承重太多,形成心理创伤,会引起持续性的情绪反应。比如重大变故,亲人的离世等,都会给心理造成很大的创伤,需要很久才能修复,不是以上四种释放方式就可以解决的。
有的时候,因为其他方式被压制,会导致更多的负面情绪能量被压抑在情绪系统。例如,小孩子哭的时候,大人吼道:不准哭。在恐惧的时候,无处可逃,只能承受。有的是自己需要,例如领导就为了不让别人看出他的心思而故意压抑表情,所以都存到心里了。这样是很伤内脏的。比如心脏病人,就不能承受太强烈的情绪体验。
有的人会笑死,有的人会被气死,呵呵。很多英雄人物身负重伤,而不是死在和敌人斗争中,而是自己人来了之后,内心放松了,结果就死了,也许对他来说,死亡更为舒适一些。
情绪表达热烈的人,情绪变化快。因为她的心里没有压抑情绪,所以不会记仇。有些女生有点伤心就哭,哭完就没事了。而那些表面说没事没事的人,情绪都压抑在心里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都是这种人。
就这样,一方面情绪往各个方向扩散,一方面自己压抑一部分。然后事态也断的发展变化,还有其他环境变化的刺激,情绪就慢慢的淡化了。然后另外一种情绪又开始了一轮的波动过程。
压力致使的情绪变形
以上说的多是痛苦的表现,如果一个人痛苦久了,会麻木,甚至兴奋。比如有的人会喜欢自虐,会喜欢攻击他人,会喜欢找点刺激——反社会人格,暴力倾向等。
心理疾病的实质
综上所述,无论人什么表现,都是情绪导致的,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
所谓的心理疾病,只不过比别人更痛苦一些,或者比别人经历过更多的痛苦而已。那么,一个如同白纸一样的幼儿,是如何一步步的走向“神经病”的道路的?我想,大家首先应该反思一下,而不是首先排斥他们。否则,下一个,说不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