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不是商业行为的“专利”。即使是和我们最亲近的人,我们也可以学会一种谈判的艺术,帮助我们处理与人交涉的困境。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就创造了一套方法,让我们掌握专业谈判人士的秘密武器,来应用于我们的私人生活。
有没有左右逢源的路可走?哈佛大学利用的成果,是法国欧洲谈判中心20年来对谈判方法进行的探索。目标就是把国际上外交中经常使用的谈判技巧运用到生活中,既通情达理,又相互尊重,最后达成共识。只要懂得遵守一些基本的规则,就能取得绝佳的谈判结果。下面你就可以练习,如何成为生活中的谈判大师:
方法一:做现实主义者
如果你的期望是让孩子像自己当年一样,成绩总是能够跻身班里的前三名,他却继续把不及格的成绩单带回家。在这种情况下,光靠向孩子施压、怒吼行吗?
你必须恢复理性,不能只顾自己发火。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问题也许是,他进入了一个与他的现实水平并不符合的境地。无论你多么不愿意接受这点,如果要想成为好的谈判者,你必须把他和你优秀童年的对比抛弃掉。
接受生活中的现实,这样才能在正确的时间,开始正确的谈判内容。
方法二:表达自己的感情
“我们分手吧。”他说。“嗯……好吧……”你被说服了,尽管你并不同意他的理由,尽管你柔肠寸断,非常痛苦。但是,袒露你内心深处的秘密,比如怯懦,就意味着送给对方一件武器。
理想的表达分寸应该是在表达自己的感情时,以不感到有压力为限。你向最好的朋友借车,他却用微不足道的理由拒绝了。你会立刻想到什么?对,他不信任你,他把车的损坏看得比你们20年的友谊都重要!所以,你当即发火。但是,如果你谈判的目的,并不是想损毁你们的友谊,你最该做的是说出你的感受,而不是狂躁地发怒:“你真不够意思!”怎样说才是正确的呢?“有时候,我会感到你不信任我,这种时候,我的心里就会很难受……”
方法三:理解他人的观点
理解他人的观点就是认输么?
不。理解他人的观点只有一个目的:他的意见和你的意见,同样合情合理。比如,你们已经看中了一套房子,结果你的丈夫突然冒出另一个想法,要选被你们淘汰掉的那套更小些的房子。
在开始争论前,你不如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选小的那套呢?小房子对我们的生活有利么?”或者,问一个与此相反的问题:“为什么不坚持看法?还是大的那套好些,我们更适合买这套。”
在谈判之前,先想一下两种情况产生的后果。如果情况变得困难,你就可以毫不犹豫地用“预演”过的话,回答他。“你改变想法,是想提醒我,原来我们的考虑可能错了,是不是这样?……”可想而知,这种态度会让眼下的紧张关系得到缓解。
方法四:避免威胁
“你再不收拾好床铺,我就把你刚买的游戏机扔到楼下去!”你知道你对那个又惊恐、又怀疑的8岁男孩做了什么么?——你在给自己提出挑战。这种不容质疑、斩钉截铁的语言,会让你付出两种代价:要么说到做到,让他看着自己心爱的游戏机飞出窗外,摔个稀巴烂,在他的号啕大哭中,你们的关系变得恶化;要么你出尔反尔,孩子的眼泪和游戏机300元的价格都让你于心不忍,但是你会因此减损自己的威信。
很多时候,威胁也会出现在伴侣之间。“要是你总想不起我父母的生日,我也不会给你的父母准备生日礼物了……”“如果你不解释清楚这瓶香水是准备送给谁的,就别再碰我……”表面上,威胁留给对方两种选择,实际上只会产生一种结果,那就是怨恨。这种怨恨的积累,迟早有一天会爆发。所以,当你脑子里在盘算他可能对你的威胁做出哪种选择,记住,最好的选择是你做出的,那就是:不要威胁。
方法五:承认自己的错误
你答应了女儿,要在她生日时给她买一个最新款的芭比娃娃,却因为下班太匆忙,忘了去买。不要用这样的语言来安慰那个伤心的小宝贝:“妈妈工作实在太忙了,今天开了一天的会……”她小小的脑瓜里,怎么能将可爱的娃娃和你的工作联系起来并理解呢?你应该立刻承认:“对不起,宝贝儿,妈妈完全忘记了。”这时候,女儿试图理解的,就是妈妈和忘事之间的关系。这对她来说更加容易。
当你勇于承认错误时,并不意味着你的软弱。相反,你还会使对方感到一些不安,这种感觉会阻止对方将不满变成怒火。
方法六:留有余地
“你总是磨蹭。每次出门总是我等你……”这种不留余地的话,毫无疑问,会让对方垂头丧气,还有什么比给人留下板上钉钉的结论更沮丧的呢?“你不喜欢游泳,我敢肯定,是因为你平胸,穿泳衣不好看。”如果你对妻子说了这样的话,你的话里一定带有令人不快的攻击性。如果你非常想让她一同去泳池,不妨这样说:“我一个人去游泳实在没意思,我希望你能陪我一起去。”
方法七:不要对自己撒谎
“如果房东还是不肯降价,我们要不要立刻搬走?”在下这个结论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你希望降价的原因究竟是出于价格还是其他?如果找到合适的房子不容易,房东的要价也还合理,就不要仅仅因为房东奇货可居的强硬态度而轻率地决定。
谈判是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艺术
谈判并不意味着必须坐在桌子旁边,表情严肃地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心理学家乌勒代赫高·卡布奇(Ulderico Capucci)认为:谈判就是与你生活在一起的家人、亲密的朋友、工作的伙伴达成共识的艺术。
普通人为何也要学会谈判的艺术?
谈判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每当两个甚至更多的人,就不同的利益分歧寻找共同点时,懂得如何消除不一致,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不该总是回避冲突。你不可能每次冲突发生时,就更换一个伴侣,或者更换一份工作。那么,学会谈判就是最为有用,也最为文明的方式。谈判是活生生的关系的象征,它是你同他人和谐相处的最根本的能力。
谈判双方必须有彻底的了解才能使谈判进行下去吗?
不一定,这点并不重要。当然,相互了解能够避免一些不利的行为出现。但同时,也可能限制我们发挥自由,让谈判出现奇迹。
什么是良好的谈判准则?
世界正朝着一种水平型关系而不是垂直型关系发展,在家庭中和工作团体中都是这样。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个网络,谈判就是意味着学会整合资源,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在公司和在家里谈判是一回事吗?
从逻辑上看,是一回事,因此需要遵守同样的观念。但是,在家庭中,谈判会变得更为复杂,因为会掺杂很多影响谈判的感情因素。比如,一个孩子,为了达到他的目的,在家可以做任何事,虽然可能造成冲突和关系紧张。在外面,他可能就不会。
我们必须努力达成妥协吗?
妥协是一种并不能满足任何人的解决办法。达成一致才是最需要的。必须避免任何形式的攻击性,因为这是一种不能带来任何积极结果的策略。为了达到良好的协调,必须尊重对方,调动我们的倾听能力。必须避免提高嗓门,行为举止应当得体。不要超过对方的忍耐力,或者引起反感。
如果一方不值得尊重呢?
向不公正或者暴力让步,无疑是鼓励这种行为,但选择以牙还牙的行为,可能使局势更加不可收拾。聪明的谈判者必须要有耐心,有诚意,有灵活性。因为无论是你还是对方,情绪过分激动的时候,对话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何达成最佳效果?
必须能够建立一个双方都能认可的目标,避免达成的结果只对一方过分有利。为了达成一个好的结果,最好还要考虑对方的利益。只有采取这种方式,谈判才能获得附加值。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要想获得长久的利益,我们就必须走出冲突的逻辑,共同达成一致。一定要记住,每一件事情都是可以谈判的,但是一味无原则的妥协则是不可取的。当双方的根本利益和需要存在分歧时,绝对要避免走向谈判桌。
两个误区:
1、不喜欢谈判。因为不愿意面对问题进行讨论,而且一味地违背自己的意愿,迁就别人的要求,但事后又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
2、一味态度强硬。没有耐心讨价还价,无可避免地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TIPS:步步为赢的谈判技巧
1、首先确定开始谈判的最佳时机。有时,谈判一开始就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下,最好的策略就是放弃。
2、为别人设身处地想想,从来不要向别人奢求无法满足的要求,或者违背自己的原则。
3、谈判不成情谊在,不要把关系弄僵,要留下以后重新开始谈判的机会。
4、对替代性方案要持开放性态度。不要总是追求完美,要留有余地。
5、评估何时应该结束谈判,要适可而止。不要希望得到太多,不要走得太远。(来源:心理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