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高房价下房奴的变质生活

  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家庭储蓄锐减,是众多“房奴”的真实写照,但是房奴的形成原因就只在于房价飙升吗?跟风买涨、攀比消费、羊群心理、迷信城市化等内因恐怕也是不可忽视的。

  “房奴”,顾名思义,就是受到房子“奴役”,而成为房子“奴隶”的人。背负着银行贷款,供养着又爱又恨的房子。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家庭储蓄锐减,众“房奴”情绪低落、苦闷不堪。

  沦为房奴谁之过?为房憔悴伤神是何原因?

  是购房者的消费心态?是地产暴利?是利益集团的合谋?

  事实上,房奴形成原因有房价飙升、利益集团合谋、资源分配不均等外因,也不可忽视跟风买涨、攀比消费、羊群心理、迷信城市化等内因。

  外因可恨,然而,短期内恐难有大的改观;内因可惧,但是却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来改变。

  我们本组报道,更多着眼于后者。因为,在一种经济不自觉心理的蛊惑下,今天的“房奴”,在明天可能还会成为“车奴”、“卡奴”、“小资奴”……

  “房奴”泪:且看“房奴”的变质生活

  在记者调查的有限的贷款购房者中,显见的情绪是无奈、自嘲,而对于“房奴”的评价,则没有流露出后悔、痛苦的情绪。毕竟“房子总是要住的”嘛。近年来,“买房”成为都市一族生活中的大事,而且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买房的初衷开始越来越向“置业”靠拢,而不再以“宜居”与“够住”为目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人的“置业”梦想,是在“投资”、“攀比”、“一次到位,品质生活”等的想法支配下完成的,但是在真正拥有“大房子”的梦想之后,很多贷款购房者发现,自己梦寐以求的“品质生活”却已经开始离自己越来越远。

  不敢娱乐、不敢生病、不敢高消费、不敢轻易换工作……“心里其实一直很担心,万一有一天丢了工作,那么贷款应该怎么办?”这样的担心是记者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的,所有贷款购房者普遍拥有的心态。

  以下是记者在所采访到的对象中选择出的几个典型的“贷款有房族”的生活实例。

  实例一:为买房成了“啃老族”

  人物:小飞

  职业:网络工程师

  月收入:6,000元

  因为要结婚,而女方家长要求必须购买130平方米左右的“婚房”一套,而且要求装修水平达到10万元级别。无奈之下,小飞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了18万元的首付,然后通过银行贷款35万元,买下了离父母家不远的一套128平方米的商品房作为婚房,现每月需要偿还银行贷款3,000余元。

  已经成为妻子的女人,没有工作,而且小飞的父母非常希望尽快抱上孙子,所以小飞的妻子暂时没有工作的打算,小家庭的开支和还贷都靠小飞一个人的收入。

  “现在两个人,也不觉得紧张,每个月还贷之后,还有近3,000元的收入可自由支配。有了孩子之后,开销肯定就大了,但是父母已经承诺替我们带了,所以我们觉得现在要孩子也可以。”小飞说。

  购房前小飞有很多跳槽的经历,也是因为跳槽,他的收入才能有今天这么高。但是现在的小飞说自己不敢轻易辞掉工作了。“原来觉得不满意就把工作辞了,也许是因为岗位原因,也许是人事干系的原因,也可能就是因为不开心就不去了。反正家庭环境比较优越,再加上自己年轻,又有网络技术,所以一点都不担心会没有工作做。”小飞说,“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虽然将来父母可以把孩子的费用全包了,现在自己和妻子的生活费也可以由父母出一部分,但是房子的月供我必须自己负担,因为当初她家提出买大房子的时候,我父母是不同意的,说这个要求太过分了,我父母说我们可以先买一个小点的房子过渡,等有了钱再买大房子。但是因为我不想为了这件事让双方家长一开始就不愉快,所以跟父母保证我们自己供月供才说服了我父母同意我们结婚的。”

  小飞很庆幸自己娶了一个肯跟自己一起牺牲掉很多消费项目,省下钱来供房的好妻子。他说为了房贷,他们甚至牺牲了蜜月旅行。他说自己已经发誓,等将来房贷还完了,一定领妻子出国看看。“如果可能,我们就去周游世界。”他说。

  为买房成了“啃老族”

  人物:小飞

  职业:网络工程师

  月收入:6,000元

  因为要结婚,而女方家长要求必须购买130平方米左右的“婚房”一套,而且要求装修水平达到10万元级别。无奈之下,小飞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了18万元的首付,然后通过银行贷款35万元,买下了离父母家不远的一套128平方米的商品房作为婚房,现每月需要偿还银行贷款3,000余元。

  已经成为妻子的女人,没有工作,而且小飞的父母非常希望尽快抱上孙子,所以小飞的妻子暂时没有工作的打算,小家庭的开支和还贷都靠小飞一个人的收入。

  “现在两个人,也不觉得紧张,每个月还贷之后,还有近3,000元的收入可自由支配。有了孩子之后,开销肯定就大了,但是父母已经承诺替我们带了,所以我们觉得现在要孩子也可以。”小飞说。

  购房前小飞有很多跳槽的经历,也是因为跳槽,他的收入才能有今天这么高。但是现在的小飞说自己不敢轻易辞掉工作了。“原来觉得不满意就把工作辞了,也许是因为岗位原因,也许是人事干系的原因,也可能就是因为不开心就不去了。反正家庭环境比较优越,再加上自己年轻,又有网络技术,所以一点都不担心会没有工作做。”小飞说,“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虽然将来父母可以把孩子的费用全包了,现在自己和妻子的生活费也可以由父母出一部分,但是房子的月供我必须自己负担,因为当初她家提出买大房子的时候,我父母是不同意的,说这个要求太过分了,我父母说我们可以先买一个小点的房子过渡,等有了钱再买大房子。但是因为我不想为了这件事让双方家长一开始就不愉快,所以跟父母保证我们自己供月供才说服了我父母同意我们结婚的。”

  小飞很庆幸自己娶了一个肯跟自己一起牺牲掉很多消费项目,省下钱来供房的好妻子。他说为了房贷,他们甚至牺牲了蜜月旅行。他说自己已经发誓,等将来房贷还完了,一定领妻子出国看看。“如果可能,我们就去周游世界。”他说。

  买房买成的“负翁”

  人物:老刘

  职业:某公司业务主管

  收入:不定

  老刘原来在市委某机关工作,后来因为单位分房没他的份,他一气之下辞职下海,经营起了一家公司,但是后来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现应聘一家公司做业务主管。

  经营那家倒闭的公司的时候,他购买了市郊一套260平方米的楼中楼住宅。“那个时候晚上下班回了家,我经常坐在阳台上的摇椅上,闭着眼睛想,要是还在机关‘混’,能有这房子?恐怕只能凑合着活吧?看咱现在,这才叫‘品质生活’呢。”他说。可是因为市场的原因,老刘没有及时应变,公司一下子破了产,每个月6,000元的房贷马上成了问题。无奈之下,老刘率领全家搬回了原来的两室一厅,把楼中楼租了出去,但是即便是朋友租了做办事处,每个月给出5,000元的高租金,房贷还是有1,000元的缺口,在积极找工作的几个月里,老刘只好四处借贷以偿还房贷。现在做业务主管的他,虽然收入不是很稳定,但是1,000元的房贷缺口总算补上了,但是家庭生活的开销则主要靠妻子的收入了。

  说起那套楼中楼,老刘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他相信自己总有东山再起的那一天。“现在我每年都有年终奖可以贴补生活,而且我那套房子已经升值了,至少升值20万呢。”但是再难,老刘也没想过要卖房子,他说那样“圈子里的人会笑话的。”

  炒房炒成了“房奴”

  人物:马小姐

  职业:房产推销员

  月收入:8,000元

  马小姐在2002年买婚房,之后转手赚取了她的房产买卖第一桶金,开始走向房地产市场,成为一名房产投资客。

  “我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走进这一行的,一开始每次转手都能赚到一笔钱,然后我就用这笔钱买更大的房子,说是自己住,其实每次买来都是用来卖的,有合适的机会就出手,就这样换成了目前居住的这套230平方米的顶楼错层房子。”马小姐说。

  本来,马小姐购买的这套房子也是准备出手的,但是后来房产新政出台,不再允许转按揭,新房两年内转手收取高额利息,使得房市疲软,马小姐的这套房子就砸在手里了,只好自住。

  自住本来没什么不可以的,但是高额的房贷使得他们两口子感到有点喘不过气来。马小姐家庭年收入在8万元左右。用她丈夫的话说就是,他们两个自从买了这房子以来是天天缩衣减食,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现在为了多挣一点钱,每天都把自己累得不像个人样。想想两人收入不算很低,而且又工作这么多年了,现在把收入都搭到房款上不说,还把马小姐这几年炒房的收入都搭进去了。

  说起房子,马小姐有点无奈,她始终没有透露自己这套

  “豪宅”的总价款以及每月的负担。

  小结

  记者将了解到的案例、资料,按照供楼压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由高至低分为初级、中等、严重和断供4个等级,看看这些瞬间成为“负翁”的人,买房前后的生活差异有多大。也提醒即将投身楼市的消费者们,应该理性看待火暴楼市,不要为买房承受高额的代价。

  生活质量直线下降按揭辛苦指数:★★

  数十年债务的精神折磨按揭辛苦指数:★★★

  家庭矛盾频频升级按揭辛苦指数:★★★★

  断供之痛苦不堪言按揭辛苦指数:★★★★★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