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已令80后、90后一代人的财富被“提前透支”,如政策不变,“蜗居心理”预计到2012年还将持续。他提出,房地产的制度化根源在于1993年起的中国财税制度改革。“唯有地方财政支出不再依赖土地,才能实现房地产的正常化。”曹仁超当天在青岛表示,从城市的人均收入来看,内地的房价仍然会涨。
高房价,已令80后、90后被“绑架”
吴晓波此番来宁,系参加江宁玛斯兰德别墅“资本大赢家”系列活动。最近恰逢《蜗居》热播,吴晓波演讲也提到令他感到“非常受刺激”的近期经历。就在本月初,他到四川大学演讲。之前他到大学演讲,经常被问到有关专业、学业方面的问题,而这次演讲结束后,互动问答的10个问题中,有9个问到房子。有个女生很是麻辣尖锐:“吴老师,今天的高房价,已令我们80后、90后被房价‘绑架’,请问,你们60后、70后该承担什么责任?”
他本人的回答是:如果你大学毕业或将毕业,并确定将在中国城市工作,那么就让你60、70年代的爹娘们替你买一个“蜗居”首付,接着你来付按揭。而这样,等于两代人被房地产“绑架”。
吴晓波接着说,“全国去年本科大学生平均收入多少?以上海为例,2560元一个月。如果在上海莘庄附近买房,这意味着你不吃不喝每天呼吸空气,也得还款40年;而美国,是7年。”
吴晓波预计,如果没有政策改变,至少到2012年,80后、90后的“蜗居心理”还将持续,由此带来的,是一代人被房价绑架、财富被“提前透支”,失去创业激情。
地方财政依赖土地不改,房地产就不会正常
吴晓波认为,现在不少人眼睛盯在房价的涨跌上,实际上,在这个财富爆炸的时期,贫富怎么公平分配,比涨跌更重要。
他个人观点:地产问题的制度性根源,在于1993年开始的“分税制”。如果地方财政支出依赖土地的情况不改观,那么房地产就无法正常化。曾写作《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的吴晓波,昨演讲中详细梳理了1978年迄今的财税制度变革。他介绍,1978年-1992年,财政大包干,地方上交中央的钱是定额的。比如上海,一年完成165个亿,上交100亿,剩下65亿元就是上海自己用。如果超出后,则中央地方五五分成。
1993年实行“分税制”,按照税种,有的归地方,有的归中央。譬如烟酒税等都收归中央。1994到2002年,中央财政年均收入增长17.5%,2003年以后,增长25.6%,结果是“中央财政有钱,地方财政没钱。”他个人认为,财政的“转移支付”支出多少不透明也是弊端。
“分税制”后,“地方的责任就非常大。1993-1998年,地方政府非常穷。”但,“1998年后很有钱了。因为土地转让金。社科院数据显示:地方收入的30-40%来自土地转让金。”而由于土地与地方的密切关系,地方几乎被房地产“绑架”。因此,吴晓波的结论是:地产的制度性根源,是中国的财税制度改革。
房地产什么时候正常化?只有当中央和地方调整财税关系,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不再依赖于土地时。“这就是房地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