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让你看见自己的苹果核

  你是否和我一样,有类似的感触。

  常常觉得自己在扮演什么角色,有时只是出演角色所需的态度。

  你做老师,便在表演循循善诱;你做会计,便在演绎细心、耐心。

  你开会了,你对着领导演沉默;你熬到领导了,又要对着下属演沉着。

  你的面前堆着报表或者会议纪要。

  你敲打键盘或忙于应酬。

  你穿梭在一个个城市间,客舍如家家似寄。

  这些都是你角色的必需。

  当初对于出演的角色,我们都曾做过这样那样的努力。

  我们试图挑选,可现实局促,你我都没有守住初衷。

  可你的心里,却始终保持着一份渴望,这渴望如苹果核般大小,藏在肉身深处。

  它来自于你儿时的梦想,或是你对自身越来越清楚的认知。这渴望,常与你两两相忘,可有时它会突然对你大喝:“你所拥有的不是你想要的,你从事的也不是你适合的”。

  苹果核大小的渴望硌得你难受,它让你总惦记着另一种生活。

  另一种生活中,有属于你,也适合你的舞台。

  或许有你狠心放弃的专业;或者不必上妆,不用带着另一副面孔。

  你常想,站在那方舞台,你不会再被琐事消磨;不会呆呆的看着热情日渐销蚀却无能为力。你若站在舞台中央,光打在你的上方,你全心全意演出,笑,就有人歌颂,一皱眉头,就有人心痛。

  就算没有观众也不要紧,你根本不在乎,你所需要的不过是心怀念想和热爱,想到登台就兴奋,唱念做打就冲动。

  这些都离你的现实太远。

  你才发觉,为什么世上有那么多人沉迷于业余爱好,原来八小时之内只为谋生的人太多太多。

  是,只为谋生,不谈理想。

  你现在的职业不过是你谋生的工具,你每日在出演职业所需要的那个人,那个谁来演都一样的人。你恨千人一面,但卷土重来,从头开始,过程太艰,成本太巨。

  所以你日复一日,做着手边的事——强扭的瓜不甜,也能凑合着吃。

  升职、加薪、一代新人成旧人。

  有一天,你抬起头,扶扶眼镜,你顿一顿,你刚才听到后辈对你用尊称。

  这些年,你试图找到让自己安详的方式。

  你在沃尔玛认真挑选床单的颜色;你星期天去很远的菜市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你换了新牌子的热水器,明天上班向同事报告结果。

  你的苹果核很久没有出现过。

  你发觉你面目模糊,做什么工作都行,工作需要你什么样,你就得变成什么样,工作需要你什么样,你也就能变成什么样。

  象一枚图钉,可以按在任何一块木板上。

   这枚图钉逐渐锈迹斑斑。

  你做过教师,你的孩子一定说你罗嗦:“妈妈!我不是你的学生!”,

  你做过商人,你的朋友私下讨论你精明,没办法,处处商机是你的职业病。

   直至面目全非。

  你今天早上踩着点走进办公室,慢条斯理的擦桌子、换制服、泡茶,而后读一份报纸。

  你恰巧读到一个老人的逝世。

  他的最后一堂课,象一场真正的演出。

  “美得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

  “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

  “课后,他一进门便倒下,大病一场。”

  他美到生命的最后,留下这样的话:“好,到时候我们出来看月亮。”

  你突然被那美震撼,你觉得那老者是他职业的最佳阐释,他已和他的职业一体。

  他一直站在属于他、适合他的舞台上,那舞台也包容他、赋予他、塑造他、成就他。他自始至终心怀念想和热爱,用本色从容演出,他和他的观众都能获得满足。

  而你日渐平庸。

  甘于平庸。

  将继续平庸。

  你当初为了户口、为了待遇、为了安逸;后来为了家庭、为了职称、为了房子……

  为了各种理由。

  你从不曾站在自己的舞台上。

  你没有见过你真正淋漓尽致的演出。

  哪怕只为自己演出。

  你握住报纸,顺势伏在桌面。

  你想起很久以前,你的一粒苹果核,你原以为会拿它种树。

  你竟哭了。

  转自宫学萍的 心理月刊 博客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