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父母独一无二的宝贝,家庭把所有期望放在他们身上,也给他们带来巨大压力,他们无法承受而出现偏差——
近年来,独生子女已成为在校大中小学生的主体。他们物质条件优越、头脑聪明,但由于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表现出心理和行为问题。
据卫生部的最新统计,我国约3。4亿17岁以下未成年人中,至少3000万人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专家指出,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位置特殊,家长对这种特殊性缺乏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因而带来一些值得探讨的新问题。当前社会心理问题比较集中的三类人群中,独生子女就是其中之一。
25%的咨询者有人格障碍倾向
武汉市心理医院危机干预热线的统计显示,从前年起,有人格障碍倾向的咨询者明显增多,目前已占到所有咨询者的25%左右,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家庭条件优越,但心理问题未得到重视,多数人症状持续多年。
昨日,记者从武汉12355青少年服务台了解到,该服务台开通一年多,共接到近3000个咨询求助电话,其中70%以上涉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有些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人格障碍倾向,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近日在武昌区、青山区的数十所中学进行筛查,发现8%的中学生有人格障碍倾向,高于5。6%的全国平均水平。
该院心理咨询室副教授肖劲松说,人格障碍倾向一般在儿童期出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持续、固定、强化,青春期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不加以干预,18岁以后将形成稳定性人格障碍,很难彻底改变。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