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某小区的这栋楼上,住着一个三口之家,邻居们都知道,这家的母女俩隔三岔五就要吵上一架。2006年12月24日晚,这一家子又吵开了,24岁的女儿陶子尖声叫喊着要杀了她的母亲赵女士。
主持人:您现在收看的是《心理访谈》,我是阿果,今天我们请来的心理专家是杨凤池老师。杨老师,您好。
杨凤池:您好。
主持人:我不知道当时吵架,就是妈妈听了女儿说这句话,你心里是什么感觉。
妈 妈:我心里就完了,我就白养了这个女儿了,我把她养这么大,就是白费心机。
主持人:很绝望,是吗?
妈 妈:是,我想就算了。就只当没养这个女儿了,我现在也算完成任务了,对不对,我从生下来一尺三寸长,抚养她上学,从小学到中学,完了到中专,工作。
主持人:就辛辛苦苦养了20几年。我看那个陶子也在含着热泪好像也挺,你当时发生什么事了,你就能说出这么极端的话来?
陶 子:其实事后想一想,实际上也是一种内心潜的表达。
陶子说,她当时喊出那样的话,实在是因为太愤怒。本来这次吵架,起因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原来陶子想通过成人高考拿一个本科文凭,她从同事那儿听说有一所学校可以先上学再考试,她觉得这是一个省时间的好办法,就去和父母商量,没想到母亲却劈头盖脑地把她数落了一通。
主持人:自己的事情自己不能做决定吗?
陶 子:但是需要先交一年的钱,这一年的钱大概要将近4000多吧。
主持人:你自己拿不出这么多钱,是吧?
陶 子:对,向他们借,可我母亲觉得像我这样不认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叫什么,不知道自己几斤几量,成天就光是那种幻想还有什么的,然后还有什么比较难听的一些话。
妈 妈:那一天说出难听的话了吗,你爸爸也在。我说你拿通知书来,录取通知书来了,别说4000,8000我也给你。我说你别弄的,跟上次那个物流师一样,到时候,我都是几千几千的,不是说小数目呀,这个钱来的不容易啊,我是这样讲的,讲完以后,她就讲了,你再说。我说再说怎么了,我说的是事实啊。你再说,再说我就杀了你。
爸 爸:两个人犯克,我在中间工作很难做。我有时候说她吧,她也不干,我要帮孩子说话吧,她又要说我。你看你护小孩,都是你惯的,你要严厉一点,不会有这样的事。
杨凤池:我觉得这个话也好像引不出来,说要杀的话啊。
陶 子:我还漏了一个部分就是,后来我父亲就说,你要上也可以,你妈妈刚才跟我商量了,如果你觉得你这次很有把握,你可以跟你妈立个字据,写个保证书。这件事情可以说让我回想起了,我初中毕业的时候,当时面临这个填志愿的问题,我是决定上高中的,当时我母亲就说,以你这种成绩,你觉得你上高中,考大学有可能吗?她很质疑我的能力问题。
妈 妈:确确实实是这样的,因为她上学,平时都是一般的,连中上等都挂不上,当时高中分数线是420分,她考了428。
主持人:还有8分。
妈 妈:对,只超了8分,她如果说,当时要考的430多分,那不用考虑,我也得让她上高中,因为前面有比她高一届的,人家都考了440,结果上高中,第一年高中都好几门不及格,那现在也没考上大学啊。
主持人:但是我想,人是发展的。
妈 妈:那时候吧,上高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事,因为你的成绩,我一直心里都知道。
陶 子:她就是否定了我。然后我母亲也说过,如果你要上也可以,你写个保证。
妈 妈:我没扯到写保证,我就问她我说你上了高中,你保证能考上大学吗?我就问她这么一句,她不吱声了呀。
杨凤池:她不吱声,您觉得这很成问题,是吗?那您现在问我一个问题,杨凤池,你有保证把我们俩的问题解决吗?
妈 妈:就是啊,今天我们母女之间发生这个矛盾,来麻烦您能帮我们这个结能打开吗?
杨凤池:您这话就软多了,不像跟您闺女,你保证能给我们解决吗?
主持人:你能保证考上大学吗。
杨凤池:您这话还要硬一点,才像对您闺女说的那个话,您再提高点硬度说。
妈 妈:那杨老师,您今天能保证把我们母女之间调节吗?
杨凤池:保证不了,因为我们任何事情只能做着看,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我不是算命先生,也不敢给您打包票,今天肯定地给你解决。我这么说,您泄气不泄气。
妈 妈:不泄气,这个符合情理。
主持人:为什么?
妈 妈:每个人都是这样,因为她那时候,我问她了,我说你能保证考上大学吗,如果说能像杨老师考虑的那个,她也可以说,那我尽我的力量,那我上了高中以后,我保证好好学,好好上,我争取能考上,对不对。
杨凤池:但是问题是,大多数没学过心理学的人,很有可能不这么回答您。我是因为职业的习惯,我要是一老百姓,我要是保证不了,你看着办吧,反正我就这点本事,您这个,您要让我解决,我现在告诉您解决不了,您走人,老百姓可能这么反应,您接受得了吗?
妈 妈:对啊。那走人那就算了呗。你这高中上不上那是你的事。
杨凤池:问题上,我们到底是要把这个事办成还是把它办砸。
主持人:对,您是真的赌这口气,还是真的想为女儿的前途的着想。
妈 妈:我是从内心里真的为女儿的前途着想。我这个人比较实际,我以事实说话。
杨凤池:但是我们现在能够回顾一下,刚才咱这谈话,我感觉在您这三口人里头,您是最正义,最正确,而且是力量最强大的一个,就说您说出些啥,那俩人都不能反驳,不是说您错了,就是我的感觉,往往真理就在您手里,他们手里都是错误和短处,实际您做的对不对,您做的也对。您要求孩子严一点,让她有上进心,让她别干那没谱的事,但是您的表达方式,给人的感觉就是说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你就听我的没错,这样一来孩子就受压抑了,就老觉得窝着一口气,在妈妈面前抬不起头。
主持人:陶子内心就会有一股火,她就会往往说出一些,让她自己可能事后想起来也觉得我怎么会说这样话。
杨凤池:就是妈妈在咱们说这几句,咱们觉得妈妈说得都对,也没有过分,怎么陶子反应那么激烈。但是在陶子那里头,已经听了不知道多少遍,多少年这样的话了,只要妈妈一说她这样的话,她就没办法反对,只能以情绪化,甚至失去理智的方式表达愤怒。
妈 妈:对,方式有问题。
演播现场,在心理专家的启发下,赵女士开始有点明白,女儿之所以说出这么无情的话,都是因为她从小到大把女儿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权威之下,女儿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内心积攒了太多的愤怒。不过赵女士觉得,自己的方式是过了火,但女儿也有不对。
妈 妈:主要是她自己太自私了,你想你问她,她回来上班,她关心过谁啊,她爸爸拉肚子,住院挂水,你问她知道吗?
陶 子:我也就是这一次吧,这一次跟您圣诞节发生过这一次争吵以后,我几乎就…
妈 妈:可不是圣诞节,你爸爸拉肚子,挂水是11月份。
主持人:你没说,是吧?
妈 妈:她不懂事啊,你给她说了也没用。我们自己能干了的就干了。
主持人:作为女儿来讲,生你养你的父母,你难道说,一点都不牵挂,就打比方,我这次查出来,怀疑是初期胃癌一样,她一点感觉也没有。
妈 妈:我跟她说,我说等确诊再说吧,她就说我是乌鸦嘴。她要是如果想到她妈妈身体不好,她就不会说一些气她妈妈的话了。
陶 子:我没有说什么不好的事。
妈 妈:你想我现在这个身体都这样了,她还来反问我,你为什么要把我带到这个世上了。我把你带到这个世上来,我有罪吗,我也没有委屈你啊,对不对,我把你带到这个世上来,我哪点对不起你了?
主持人:好像有一点水火不容的这种感觉了。
爸 爸:差不多。
妈 妈:对,可叫你说对了。
爸 爸:两个人犯克。
谈到女儿不懂事,赵女士情绪很激动,母女两个人在现场又开始了争吵,就在这个时候,心理专家发现了一个大家都没注意到的细节。
杨凤池:我觉得挺有意思,爸爸往这中间一坐,我不知道这是编导有意地安排,还是无意你们这么一坐,妈妈呢和女儿就让爸爸中间像个防火墙地挡着,我现在倒是建议,是不是妈妈坐到中间来。
主持人:换一换。
杨凤池:你跟女儿近一点。
(换位置)
杨凤池:那现在我想提醒二位一次,有没有一次你们母女俩谈得特别投机,在一起感觉关系特别融洽,有没有这么一次。
妈 妈:有有有,多了。
杨凤池:您给我讲一次。
妈 妈:打个比方说,她工作上的事情说到有些跟同事之间,领导之间,有些说了,我听了挺有道理的,我也在表扬她,我说这样还不错,这就说明你长大了,懂事了,有没有过?
陶 子:有过,还有我知道我妈妈身体不好,我这一天班上下来,但是我就是再累,我还要强装着跟没事的,还是让我妈感觉到我跟个没心没肺的人似的,给她按摩她说很舒服,她说养个女儿有用了,其实我心里特别地高兴,我觉得自己有用了,对妈妈来说,有帮助了,而不是说在母亲那边是那种一无是处的人。
杨凤池:我们听见的是母女感情挺深厚。
主持人:对呀,母女情深。
杨凤池:我觉得问题出在哪儿呢,就是互动的方式有问题。妈妈爱女儿,女儿爱妈妈,一沟通一表达就是伤害对方,而且本身并不是伤害,还是关心。比如说你还没确诊呢,你别那么悲伤,别那么抑郁。怎么着,你乌鸦嘴,盼着我确诊呢,她这么理解了,后来你跟她说,你要给我保证,你给我写保证书,你要考上什么什么,我就给你出这个钱,干吗?这是立不平等条约,你把我当成你女儿,还是当成外人了,所以这都是爱对方,希望你考这一回,考上。
主持人:对,是这意思。
杨凤池:但是女儿觉得,那有这样的妈妈,别人的孩子都是差几分,我们再多交钱,还让她上,你这样,我都够了,你还不让我上这个高中,还让我保证,一定要考上大学,或怎么样,就这种方式上,让母女双方越交往越伤害。
陶 子:对对对。所以我就觉得很茫然了。
杨凤池:陶子以后见到你妈妈,先别说别的事,先过去给她按摩按摩。
主持人:妈妈身体最近感觉怎么样?身体好点吗?
杨凤池:她不是胃不舒服,我给您摸摸肚子,我给您捏捏肩膀,捶捶背,我这做闺女的,这妈妈要想再冲你严厉,就严厉不起来吧,我这么好的闺女,我怎么能,你就是啥都不行,那不说出来行,人家给咱照顾老母亲呢,同样妈妈要说女儿,看到她身上有什么优点,表扬她,女儿对您的敌意不就减轻了,再让她说杀了您,您就逼着她,打着她说,她也说不出来了。
陶 子:我一直都是这样,尽管每次跟我母亲发生过这样的争吵,但是我最终我还是鼓着勇气去找我母亲去解决一下我们之间的问题。
主持人:你怎么做的?
陶 子:我就是找我母亲说。
妈 妈:她一直认为她有道理。
主持人:你跟她谈是吗?
陶 子:对,上来先跟我母亲说妈妈我知道错了,我母亲说你说话的时候,有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你有没有大脑,于是我就忍着吧。
杨凤池:咱这么着吧,你们俩来一次实际的互动,希望你再一次主动,去跟妈妈说一些话,去做一些事情,让妈妈觉得你这个闺女是心疼她的,是爱她的,然后让妈妈把对你的信任和鼓励表达出来,好不好。妈妈能不能靠近一些女儿,别那么身子好像远离着。
陶 子:我一直都知道妈妈的心是为了我好,妈妈一路上费了很多的心血,所以一旦看到我做出一些不按照您的期望,想法去做的时候您就特失望,然后您失望的同时,也选择了一些不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所以我就跟您总是这样吵,但是其实我的内心,我特别特别希望,能和妈妈和睦相处,我要得不多,不外乎就是妈妈的信任和鼓励,不知道妈妈能不能够给予我。
妈 妈:给,完全给,只要合理的,符合道理的,妈妈百分之百支持,不符合道理的,那种幻想,不切合实际的那种想法,妈妈绝对不支持,还是这样,我希望你以后,你也老大不小了,凡事要考虑清楚了再说。
杨凤池:您现在抛开具体事情,您就表达您作为一个母亲对女儿的感情,不去说那些事情,我支持你什么,不支持你什么,不去就事论事。
妈 妈:我也不知道怎么表达了。
主持人:是,妈妈一直几十年来就是这样表达的,
杨凤池:是不是我们可以再稍微改变一点,就是说妈妈听了你说这些话,心里热乎乎的,都不用说好坏,您是不是心里热乎乎的,听您闺女说这话,握着您的手。
妈 妈:行行行,妈妈听了你这话很高兴。
杨凤池:我觉得好像力度不太够,就是说您是不是从心里头爱您的女儿,接受她,而且认为您女儿就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优秀的状态,如果您有这种感觉,有这种信任,您就表达出来,如果没有,您表达希望也可以。
妈 妈:有,她的能力我承认,你就像她现在这个工作,播音这个工作,她一天没培训过,没有一个正规的老师给她指导过,全部靠她自己摸索出来的,90%的人反映她都播得很好。
主持人:那看来女儿这么优秀,你心里是什么感觉?
妈 妈:我也挺高兴的,可是有时候就是她有一些幻想,是我也在打击她。
主持人:可人就是要有想象和幻想。
杨凤池:理想在没有实现之前,实际上就是一些幻想,而这幻想本身是需要鼓励的,不然这人就停滞不前了。
妈 妈:对,在有些方面,如果她说了,我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那我应该忍一忍,以后就尽量避免打击她吧。你说了我不中听的,那我就不吱声了,你自己去琢磨去了。
主持人:不中听的你吱声,然后你觉得说的有道理的鼓励。
妈 妈:我继续鼓励她。
主持人:不错,挺好。
妈 妈:是的是的。
杨凤池:其实陶子需要的就是这么点东西。
主持人:我要得不多,其实就是这一点妈妈的一种认可,
杨凤池:我觉得我对他们一家三口能过幸福的生活,陶子有美好的前途充满信心,因为这一家人我觉得可能是我们做过工作里协调得最好的一家。
主持人:好,那也谢谢杨老师的指导。观众朋友感谢您收看我们的节目,再见。